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7岁上警校”是变质土壤长出的恶之花聚焦

来源:西部商报 2017-04-14 06:04   https://www.yybnet.net/

邓海建

4 月12日,媒体获得一份《河南省公安厅关于邱海山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情况通报》。通报称,该省鹿邑县公安局原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邱海山伙同多人,在办理毕业生分配、干部调动、公务员登记和入警申报过程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贪污受贿。邱海山为女儿篡改档案年龄,最终令其“7岁上警校、10岁当公安、 长期领工资”。

(相关新闻详见今日本报A15版)

拼爹的把戏,也不算稀奇。真正可怕的是:鹿邑县公安局“130多名民警长期不上班、吃空饷,个别民警在企业任职、领取报酬,多个派出所及主要警种一把手长期空缺,特别是在重大人事问题上不集体研究、不上会、不讨论,仅凭邱海山口头汇报办理……”令人诧异的是,一个“政治处主任”,虽然是单位里的要职,却也不是一把手、二把手,竟然能只手遮天架空了整个组织机构,致使基层公安部门没有战斗力,没有凝聚力,没有人干事,这样的基层组织,如何保一方平安?

乱象的背后,是多部门、多系统、链条式的造假。正因为翻云覆雨惯了,才出现了这起被定性为“公然藐视省纪委权威、公然藐视省委巡视组权威、公然对抗组织调查”的恶劣典型。真正的问题是,在调查组揭开盖子之前,藏都藏不住的纷呈乱象,为何愣是没有进得制度监督的法眼?说好的过程控制呢,说好的立体监督呢?

严肃的政治构架、庄严的司法程序,在权力与利益的勾兑中沦为一场滑稽戏。令人诧异的是,在一轮轮自查自纠中、在一遍遍学习反思中,系列问题岿然不动,甚至调查取证遭遇花式抗拒。地方权力生态诡谲至此,仅仅是公安部门少数人“病得不轻”了吗?

一个非法的利益共同体,警示的是基层治理的深度溃坏。这让人想起2016年年初,中纪委发布大数据时的一个定论:“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相互勾结的情形并不鲜见,窝案串案多发。”比如2015年通报的979起问题中,涉及窝案串案的共133起,处理389人。共同违纪、易感人群……这些名词与称谓,成为少数地方权力生态的事实标签。

而今的真相大白固然大快人心,但,如果问题仅仅停留在问责少数几个当事人层面,土壤不改良,果子还会甜吗?从这个意义上说,“7岁上警校”只是个大萝卜,认清产出这些萝卜的泥土,才是关键的关键。

新闻推荐

构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战略保障线——解读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1日接受记者采访,全面解读了这份意见。差别化、定向化扶持:...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7岁上警校”是变质土壤长出的恶之花聚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