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风正润无声 同根脉相承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4-16 06:08   https://www.yybnet.net/
宋克成展示守墓用的火铳。高姓长者期颐华诞合影。

本报记者 陈燕利

近日,由省纪委机关、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的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进入公示阶段。在征集阶段,组委会从全省各地搜集整理家规家训400余条,征集好家风故事800余篇。经评审组会议甄别初筛,最终公布313位候选人。最后,组委会根据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选出50例“天府好家规”进行公示。其中,来自眉山市仁寿县的宋氏家族家规和高氏家族家规入围。

近年来,眉山市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家”典型:87岁的宋克成传承家规内容,用65年的行动坚守着“宋氏不绝,守墓不止”的祖训家规;高氏家族恪守家规,通过修缮祖墓、集中祭祖、编撰族谱、评选慈孝先进、扶贫济困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影响和塑造一个人、一群人,传承下去,就能影响几代人、几十代人,这是一种家庭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也是一种道德的传承。这些各具特色的“家文化”汇集起了强大的正能量,为眉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宋氏家族:坚守宋氏祖训,传承守墓重任

4月12日,清晨,白色的薄雾缓缓地爬上丞相村的山坡,散成一片轻柔的薄纱,飘飘忽忽地笼罩着整个山村,朦朦胧胧中,87岁的老人宋克成正在清扫自家旁边的一座大墓。

这座大墓安葬的是南宋丞相、抗金名臣虞允文。宋克成是宋家第13代守墓人,宋氏家族守护这座大墓已经800多年。

虞允文去世后第四年(公元1178年),宋孝宗下诏,指派宋氏家族开始负责守墓。宋克成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接替父亲成了守墓人。20岁时,重病在身的母亲把宋克成叫到床边交代,“宋家守了几百年的丞相坟,以后全靠你了,要把坟看好。”自从接过了守墓的担子,宋克成与老伴勤勤恳恳守护着这座如今占地十几亩的丞相墓园,至今已是67年。

守墓的工作单调而清苦,每天清扫,早晚巡视墓园,每逢月初、月半、月末举行祭祀仪式。60多年间,宋克成迎来送往,不仅接待了成千上万的扫墓人,还和盗墓贼斗智斗勇。

1999年4月的一天夜里,六个盗墓贼来到墓地。被狗叫声惊醒的宋克成一边让老伴去通知村干部,一边拿上手电扛起火铳就朝墓地跑。“不许动!”趁天黑,宋克成朝空中放了一枪并大声呵斥,吓得盗墓贼落荒而逃,随后5名盗墓贼被村民抓住。

几十年间,为了守好墓地,宋克成一辈子唯一一次出远门,是在2000年去河北看大女儿。因担心墓地安全,只待了5天,他便匆匆赶回家。

2011年,年过八旬的宋克成,患上了肺气肿、气管炎,他深感不安,担心儿子中没人接班,违了祖训。小儿子宋建彬品行端正,为人老实,正是14代守墓人的不二人选。

同年,在举行了庄严的仪式后,时年42岁的宋建彬结束打工生活,接过父亲手中的火药枪,成为了虞允文墓新一代守墓人。交枪时,宋克成将祖训郑重传给儿子:宋氏不绝,守墓不止。他还告诫儿子:“既然要守墓,就要甘受孤独,乐于清贫。要牢记祖训,信守诺言。以前我也想过出去,但还是坚持下来了。你也要牢记我们的祖训和家规,不要胡思乱想,好好传承下去。”

手记:如果说一开始,宋氏家族守护着虞允文墓是为了一个承诺的话,那么,在此后的几百年时光,宋氏家族则把这个承诺变成了一种信仰。岁月悠悠,朝代更替,宋氏家族坚定的甚至是顽固的守护着这个承诺,自发自愿的组织起来,把为虞丞相守墓变成了一种家族的信仰,也守护着中国的忠义文化精髓。

高氏家族:书写家训家规,编撰家谱传家风

4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先、缅怀先辈的节日,也是重温家训、弘扬家风、修生正己的重要契机。在仁寿县高家镇,高氏家族清明节祭奠祖先的方式非常独特。他们拿出不久前才编撰好的《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家谱,一起重读家训,在感受家风中缅怀先辈。

“我们高姓族群各支系遍布周边市县,总人口达到十余万人。”高氏族人高玉华告诉记者,2009年秋天,高家镇79岁的高宇齐和80岁的高利达宗亲提议,计划编修家谱,并分别邀请了40余名宗亲举办了一次茶话会,提出了梳理仁寿高氏宗亲脉络、编撰仁寿高姓族谱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

说干就干,2010年高氏族人举办了家谱登记员培训班,组织募捐资金,修缮祖墓;2011年,经仁寿县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成立了“仁寿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启动了编撰《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

“历时七年,我们走遍了四川省18个县市的118个乡镇、28000个家庭,经过300多位高氏族人的艰辛努力,在投入资金165万元和大量人力的情况下,终于编撰出《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高玉华表示,在不断编修族谱的过程中,家规家训也在不断丰富完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氏家在族编修族谱、完善家规家训的过程中,还不忘报恩社会,组织了众多扶贫济困爱心活动。2014年,高家镇石青村高泽珍罹患尿毒症,需要换肾,高氏族人各方全力动员寻找匹配肾源和巨额医疗费,并为她争取到了华西医院免费治疗名额,使患者顺利度过难关,重获新生;2016年8月初,仁寿县珠嘉镇金光村一高家媳妇患严重肺空洞性结核病至左右肺叶毁损、感染,高氏一族爱心筹款14000多元,并资助其儿子上学……

“报国家;睦乡邻;尊长上;敦孝行;笃族群……”高玉华表示,如今,高氏族人虽扎根各地,但《中华高姓大通谱·仁寿支谱》家谱中记录的家训却深深烙在每一名族人的心中。

手记:翻阅高氏族谱就可以发现,除了家族的脉络,里面还记载着家规族戒,如《家规十二条》《族戒十二条》,这不仅融合了“礼、义、孝、廉、信”等理念,还成为高氏族人严于律己的行为准则。潮阔两岸平,风正一帆悬。高氏家族正是通过修缮祖墓、集中祭祖、编撰族谱、评选慈孝先进、扶贫济困等方式,恪守家规,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

新闻推荐

唐蒙:“西南丝绸之路”伟大开拓者

赫章可乐遗址唐蒙入南越、入蜀及西南夷图绘图罗乐南丝路部分是五尺道南丝路上的武阳传舍铁炉读者推荐“西南丝绸之路”(又名“南方丝绸之路”)。它在三条丝绸之路中,是开发最早的,千百年来充...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风正润无声 同根脉相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