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东(佛山)新村——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嬗变记(二) 换个环境 搬出新风新貌新家园

来源:凉山日报 2017-05-04 10:16   https://www.yybnet.net/

搬与不搬

曾有过思想较量

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常年平均气温仅有7度左右,全年200多天都是有霜期。虽然这里是乡政府所在地,但交通不便,环境恶劣。

没人说得清楚,达布村村民的祖先是何时来此生息繁衍的。但更多的说法是,正因为这里山高路远,一拨一拨的人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而逃进深山,靠狩猎耕种为生,日子久了大家都不想离开,于是慢慢形成了村落。

然而,随着人口日益增长,达布村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难以养育这方土地上的人们,贫困的状况相继发生。

即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村民还居住在阴暗潮湿、房顶长满青苔和野草的人畜混居的土坯房里。没有电网,没有网络通讯,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为了帮助达布村村民摆脱贫困,2016年年初,越西县决定对该村68户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此举,将让他们自此告别世代生活的贫瘠大山,远离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

这次搬迁,政府以很民主的方式让搬迁户自行在越西县内选址,同时要求各辖区政府配合搬迁户做好征地、协调等相关工作。

搬迁政策下来后,达布村村两委组织村民召开会议:安置点具体选在哪里好,是继续在申果庄内选址,还是告别这个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搬迁户们都各有想法。

年轻一些、在外打过工的村民眼光要开阔些,首先提出要搬就搬到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县城周边。

对此,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农民靠土地为生,搬离了故土,失去了土地,村民吃什么,靠什么生活。

“为了让下一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能享受城里优质教育资源,必须往县城周边搬!”在一番争论后,安置点选址有了最终定论,达布村村支书沙马金业与村组干部带领10多名村民代表开始在越西县城周边选具体地点。

“有的地块好,但土地价格太高,我们买不起!”沙马金业说,按照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离开原址的移民安置点土地得由村民付款征用。他们跑了4、5个地方后,比着包包里的钱,在南箐乡新华村移民点征用了28亩土地,并在广东佛山市的援助下修建了达布新村,新村基础设施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则由政府投资建设。

为了建设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新农村,达布新村的建设把居住区和生产区分离开来。60余户民居,户均占地130平方米,建设主房、偏房、院坝,没有设计养猪、养羊、养鸡的地方。因此,新村还在建设中,就有村民又打起了搬迁的退堂鼓。

“搬下山去,手上没有一分土地可以种,家里连关猪、关鸡的地方都没有,光守着一个房子壳壳过什么日子?”

“不搬吧,山上就是有土地也种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们受穷不打紧,下一代还要跟着受穷。”

那段时间,村民们聚在一起几乎都在讨论搬迁的事情,搬与不搬让人纠结不已。毕竟,搬有搬的好处,不搬有不搬的顾虑。

“请大家放心,新村在规划设计上有专门的生产区,今后村民要养猪、养鸡都可以,只不过为了环境卫生不能再在家里养,会有统一修建的标准化圈舍。”村组干部再次出面,不少迟疑的搬迁户又才下了搬家的决心。

更多的搬迁户,一心只想下山。他们坚信,无论是山下的房子还是山下的环境,肯定会比山上好出千百倍。

新村新景

生活找到新方向

2017年1月26日,那天是2017年农历新年的大年二十九,达布村63户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带着家当,在喜庆的鞭炮声中,正式入住位于南箐乡新华村境内的达布新村。他们将在这里过新年,迎接他们的新生活!

走进村子,一个有特色、高标准的新村展现在大家面前。

错落有致的民居,青瓦白墙,墙上绘有彝族同胞尊老爱幼、辛勤劳作的感人场面,同时,还有寓言故事、婚嫁习俗等,集中展现了彝族人家的风俗历史。既融入了凉山的文化特色,又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

新村有文化广场、幼儿园、卫生室、公共浴室、农家书屋……

集中供水、供电,网络宽带、数字电视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绿化、美化,尽显生态宜居。

进村第一天,村民们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简直不敢相信今后会在这如画般的环境里生活。

最后通过抓阄,决定了各家的房屋位置,大家拿上钥匙打开了房门,惊喜连连……

无论正房还是偏房,都已吊顶、刷白,门窗安得巴巴适适,装上床和沙发,就可拎包入住。

按照相关政策,搬迁户搬离了老达布村,其原有土地、林地、耕地权属关系不变,相关的国家补贴一分不少。但达布村的村民都很勤劳,搬迁户住进了新房子,也在思考着如何挣票子。他们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满足而懈怠,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日子。

才搬进新家没几天,现年50岁的沙马金福已经在四处找零工做了。搬迁之前,她曾担心自己没有特殊技能,年龄也大了,怕迁下山后找不到事情做,还特意申请留在山上的村集体经济“达布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放羊,半个月有1千元左右的工资。(下转2版)

祖祖辈辈深居大山的达布村村民,眼里只有头上那一片天空,世世代代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土地上延续着原始农耕的生存模式,习惯于靠天吃饭。

2016年,越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犹如平地春雷,惊醒了村庄里的人们。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尤其在广东省佛山市的援助下,他们将搬出大山,换一个新环境,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转变 “等、靠、要”和安于现状、听天由命的苦熬思想,开始自力更生、创建美好新家园的全新活法。

如今数月过去了,村民们切实感受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后续产业发展得到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移风易俗的新风貌。

新闻推荐

达州市举行“看神州大发展、谈达州新成就”访谈活动

本报讯5月3日上午,达州市举行“看神州大发展、谈达州新成就”访谈活动,邀请12位离退休干部代表欢聚一堂,抒发对党的诚挚情感,积极为党委政府工作建言。这次访谈活动是根据中组部老干部局和省委老干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广东(佛山)新村——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嬗变记(二) 换个环境 搬出新风新貌新家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