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民生所指,责任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
回望过去的一年,眉山市始终坚守为民定力,补齐短板惠民生。抓好脱贫攻坚“头等大事”,打赢“第一仗”;集中开展走基层“五必送、五必访”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持续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做好绿色“加法”;创新建立“点长”治气、“河长”治水、“田长”治土制度,打好“三大战役”,做好污染的“减法”;全面加强社会治理,集中整治信访突出问题;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全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是眉山市未来发展的目标指向。市四届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增进民生福祉,用心服务于民,路在何方?
首先要聚力脱贫攻坚。2017年,眉山市要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10.9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实现目标的冲刺之年,更要沉下心,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推动“五个一批”及扶贫专项工作落地落实;在巩固彭山、丹棱、青神脱贫成效的同时,扎实抓好东坡、仁寿、洪雅脱贫攻坚。
二要抓好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用心服务于民,就是要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因此,我们要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让民生工程为人民,民生福利人民享。
三要厚植生态优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做好绿色的“加法”,确保城乡绿化覆盖率达到51.5%、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新建成公园10个。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做好污染的“减法”,全面推行“点长”治气、“河长”治水、“田长”治土,扎实整改环保突出问题。
四要推进文化立市。文化既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更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宏观方针上,我们坚持文化立城、文化立业、文化立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具体做法上,我们要积极保护整治历史文化街区,做好“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和综合利用工作,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启动推进3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等,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力打造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五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要让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市战略,深化重点领域立法工作,推进“七五”普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综合执法机制,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要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方位打造“平安眉山”。
民生工作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四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强化宗旨意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惠民政策落实好,把民生工程建设好,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新闻推荐
广东(佛山)新村——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嬗变记(二) 换个环境 搬出新风新貌新家园
搬与不搬曾有过思想较量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常年平均气温仅有7度左右,全年200多天都是有霜期。虽然这里是乡政府所在地,但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没人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