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85后”农民工发明家胡振球
人物点击
从一名高中文化的 “85后”农民工成长为工人发明家、上海工匠、区总工会副主席,这样的“蜕变”要多久?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胡振球给出的答案是10年。
胡振球看起来和大多数技术工人一样,朴实,不善言辞,甚至他的梦想都简单到一句话就能概括,“当个好工人”。
这位来自安徽的 “85后”农民工,2007年高中毕业后,抱着试一试、闯一闯的心态,来到了上海。好不容易找到了神舟汽车公司的工作后,他下定决心“要当个好工人”。
最初,胡振球对“好”的定义是踏踏实实干活,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企业里的研发人员常常能想出“金点子”,简化工艺流程,于是胡振球便把自己的目标修订成要当既能吃苦干活又能发明创新的“好工人”。
连图纸都不会看的胡振球,开始从最基础学起,午休时间缠着有经验的老师傅,请他们讲解图纸;一有空就钻进职工书屋,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技术知识点抄写在本子上。从钣金工到钳工、车工、打磨工,胡振球很快掌握了车间几乎所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巧,但他学习的脚步并未停止,他在工作之余还从大专一路读到了本科,为自己补上了“文化课”。
2009年,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进入生产阶段后,生产效率遇上了“瓶颈”,胡振球提议尝试“整车预装工装”提高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振球反复琢磨,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实现整车装配合格率达98%以上,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劳动强度,平均一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560多万元。
第一次提出技改建议被采纳,还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胡振球在发明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起劲。10年来,胡振球改进的工装夹具有40多项,技术革新50多项、技术攻关10多项,获得发明等各种专利14项。他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4000多万元。2016年,他被选树为首批上海工匠。
2016年,随着上海群团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胡振球也迎来了自己身份上的新变化——上海市闵行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当上副主席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鼓励一线职工持续创新的问题。”胡振球说,“如何让企业愿意为职工的技能提升、持续学习和创新发明创造更好的条件、搭建更好的平台,就需要更多的支持鼓励政策和更大的基层一线宣传推广力度。”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专访““太极实战第一人”韩飞龙谈“格斗狂人””徐晓冬避战““因为因为,,我没名气呗我没名气呗””
“太极实战第一人”韩飞龙。韩飞龙(右)实战经验丰富。韩飞龙拜王战军为师仪式。一杯红茶,一袋甜皮鸭,在都江堰尚有些寒意的风中,若不是他那身饱绽的肌肉,就凭那腼腆的神态,你也会认为在门口玩手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