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农业提质增效、节本增效、绿色高效进行研究,着力破解一批制约全市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重点转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产业园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开展“三定”(定时、定点、定向)服务。
■在项目上,主动对接京津济大院大所,深化合作,力争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项目落户德州。
全市党代会及“两会”以后,德州市农科院确立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研究,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理念搞好服务”的总体工作思路,凝聚全市农业科技力量为推进德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周边城市“放心农场”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围绕这一思路,今年德州市农业科研工作将有怎样的发展打算、又有怎样的创新举措?记者近日采访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贺洪军。
搞科研——
瞄准产业需求选课题
记者:市农科院是全市农业科技创新 “排头兵”和科技兴农 “领头羊”,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今年德州市的农业科技研究方向是怎样的?将会有哪些重要的科研选题?
贺洪军:今年,我们牢固树立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意识,引导科技人员瞄准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选择科研课题,也就是说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具体说,就是围绕农业提质增效、节本增效、绿色高效进行研究,着力破解一批制约全市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年初,市农科院下发通知要求每位4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提交一篇科研论文的开题报告,针对德州市农业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立项。截至目前已经提交32篇,这些科研选题包括玉米大豆绿色高效复合种植模式研究与示范、日光温室蔬菜智能化环境调控技术研发、小型西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韭蛆绿色防控技术、大棚双孢菇绿色生产及循环模式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将从中选择10项课题在院内立项,作为重点课题进行资助,选择5项课题推荐申报国家、省重大科研专项。我们要将这些从农业生产中选出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要让研究出来的成果农民用得上、农业改革用得上。
搞服务——
突出新型经营主体
记者:在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市农科院有什么新思路和新举措?
贺洪军: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注重为当前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服务。今年前3个月,已经组织20多次科技下乡活动;技术人员常年在各镇各村开办农科讲堂,把先进技术成果传播到田间地头。我们鼓励科技人员以项目为依托开展科技服务,在全市建立20多处试验示范基地,把试验田建在农民的责任田里,让农民看到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效益,提高了农民接受、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近两年,一些家庭农场不断兴起,我们除了针对一家一户的服务外,重点转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产业园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开展“三定”(定时、定点、定向)服务。去年,市农科院牵头成立了德州市家庭农场科技联盟,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还实现了农科院与农场、园区之间、联盟内农场之间技术、信息、资源、经验、市场的五个共享,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这一经验被山东电视台2016年8月6日头条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做了采访报道。
同时,强化考核导向,将科技服务纳入科技人员的综合考核,与科研工作同考核、同评价,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谋合作——
积极对接大院大所
记者:围绕市委提出的 “深入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市农科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今年将有什么新动作?
贺洪军:抓住德州市被确定为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这一机遇,突出协同创新,对接京津济大院大所,让优质项目和人才引进来送出去。
在项目上深化合作,力争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项目落户德州。目前,市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都有项目合作,与中国农科院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4项,立项3项。与山东省农科院的合作更广泛,也更多,共积极争取了15项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数量在山东省各地市名列前茅。
在招才引智方面,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达成合作意向,将引进其生物防治团队在德州建设生防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届时将有10多位国内知名生防专家齐聚德州,推广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先进生防技术,确保食品安全,助力“放心农场”和“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此外,下一步,市农科院将大量邀请国内知名农业科研专家来德州市开展技术培训、学术研讨和现场指导。
强队伍——
打造创新有为作风过硬团队
记者:目前市农科院的科研力量如何?在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贺洪军:人才是一个单位事业发展的内生力量,只有内聚强兵才能外树形象。
市农科院现有博士6名、硕士27名,计划今年引进博士2名、硕士3名,通过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打造科研人才和创新高地。此外,我们非常重视对现有人才进行培养。目前,我院已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20多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连续3年选派年轻科技人员到以上单位进修培训。在4月初,选派了34名科研人员到山东农业大学封闭培训一周。通过这些方式提高科技人员业务水平与创新能力,为德州市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积蓄势能和后劲。
同时,作为科研单位,我们更要自觉克服重业务轻党建思想,抓党建促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管好自己,带好队伍,真正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担在肩上,抓在手上,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实践基地,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促使党员干部忠诚担当干净干事,努力打造创新有为作风过硬的科研团队,营造积极健康合作奋进的工作氛围。
□本报记者袁芳本报通讯员李冬刚
新闻推荐
用心服务青少年成长用智慧绽放青春光彩 ——贺州共青团一年工作回眸
2016年,贺州共青团按照“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紧密围绕新形势下党对群团工作的新要求和全市青少年成长发展需求,履职尽责,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推动全市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