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产量增加、气候影响等因素,河南多地出现蒜农来不及抽蒜苔以及蒜苔价格暴跌的情况,部分蒜农甚至直接将蒜苔扔掉。当地乡政府利用媒体宣传帮助蒜农抽蒜苔,并商讨采取设立大蒜协会等方式避免类似现象再次发生。专家认为,蒜苔价格暴跌根源在于供求失衡,建议通过行业协会以及大数据等方式解决问题。(5月3日《北京青年报》)
中国大蒜,真被“玩坏了”,从“蒜你狠”到“蒜你完”,简直是在玩文字游戏。换个角度看,农民又何尝不是被“玩坏了”,出现“蒜你狠”了,价格暴涨,与农民关系不大;一旦出现“蒜你完”,价格暴跌,立马影响农民收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农业生产还十分薄弱,有时看天吃饭,有时看脸下饭。
农产品滞销,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只此一次。或许因为“见多不怪”,有人认为,政府不必什么都管,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如果缴点学费让农民增强一点市场意识,那也算“值了”。这种观点十分不妥。政府有服务发展的责任,对于具体发展不应该过加干涉,但对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应该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农业具有特殊性,如果政府官员都像“孙连城”一样,就会动摇农业基础,影响农民增收。
面对“蒜你完”,政府越位不行,缺位也不妥;不管不对,乱管也不对。
农产品的生产有一个周期,由于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并不充分,这其实对政府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面对“蒜你完”,有乡政府除了推出一些应急措施外,还正在讨论成立“大蒜协会”。现在农业合作组织已经在全国推广了,当地到了现在,竟然只是“讨论成立”,显然已经迟了;而且,建立组织易,发挥作用难,还有挑战在后面。在服务发展上,也不只是这一招,通过互联网+,加强产销对接,也是一个可行选择。相对于传统办法,这里强调的其实是精准服务,围绕精准服务,还有更多选项。
破解“蒜你完”,既要防止不以为然,也要避免“雨过地皮湿”。出台一些应急举措,呼吁一下网友爱心,也许能够起到缓解作用,但以后呢?从这意义上说,“蒜你完”提醒政府精准服务,要认识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出台一些根本性举措。真正把工夫下足了、下准了,就能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东 原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厂区停放着一架白色涂装的客机。这就是1980年首飞的运-10。飞机前的石碑上镌刻着四个字——“永不放弃”。从1970年运-10立项,到2017年5月5日,穿过47年光阴的中国“大飞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