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题为“江西交警怒砸豪车”的图片疯传朋友圈。事生于五一假期的第二天,一名奥迪车女司机因为和家人置气,把车上的母亲和1岁大的儿子反锁在车内后,扬长而去。暴晒下,老人只好报警求助。为尽快将老人和孩子救出,交警只好用铁锤破窗救人。最终,交警对女司机进行了批评教育。
(5月5日《法制日报》)
如果没有交警的紧急处置,后果可想而知。因此,事件之后,民众纷纷为交警的怒砸之举点赞。可是,我们还应该反思,为何女司机敢一气之下将家人反锁车内?
如果“作恶”的是外人,想必老人和孩子的亲属不会善罢甘休,但险些置他们于死地的偏偏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
女司机已是成年人,心智成熟,对将老人与孩子锁在车内的后果,应有一定的认知。从性质上看,无论女司机是因为置气还是其他原因,故意将家人锁在阳光暴晒下的车内,潜在的严重危害明摆着。按理说,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不能简单批评教育完事。
但在法治实践中,对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恶性伤害,或是由家庭成员规劝形成的自首,在判决时还是会酌情从轻。从人性与伦理角度,上述思想与处置具有善意,它力求在法律层面避免加重亲属之间的互相伤害。
尽管如此,但这不意味着法律不应对恶待乃至意图伤害家人者予以惩戒。本次事件没有造成悲剧性的后果,但仅仅批评教育就可以了吗?若女司机依然不长记性,会不会有下一次“冲动是魔鬼”?如此以来,虽然避免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伤害,却可能会将老人和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困境。
不仅如此,只以家务事处理此类事件,对整个社会的警示意义几乎为零,甚至会让更多的人把恶意反锁车门不当回事。
反观美国的法律,他们规定,将子女单独留在车内在各州都会被视为危害儿童罪,家长将被剥夺监护权,并处以刑罚。统计显示,在法律完善后,最近10年中纽约州儿童意外伤害的死亡率下降了29%。而我国总是将此类行为当做寻常家事处置,没有家长因此受罚,以致每年都有孩子因家长疏忽造成死亡事件。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令未尽责者付出法律代价,从而形成法律约束力,提高家长的责任心。
旁观者不想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摩这名女司机,但她的主观恶意性不能仅靠“谅解”就轻易略过,而应该动用法律武器,不能只当成家事处理。
新闻推荐
C919,你最想知道的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说C919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C919的全称是“COMAC919”,COMAC是C919的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C”既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