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干部是党和国家为保证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连续性及改革和建设事业健康发展而进行的人才储备。在新形势下,现代企业将后备干部建设上升至企业科学、转型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和重点推进,将会使企业永葆活力,持续加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仅要出产品,创效益,而且要出人才。因此后备干部建设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国家赋予的应尽的使命。
如何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尽快做好选贤任能、培养干部苗子、全面开发人才是现代企业立足当下和谋划未来发展重要一环。就当前来讲,应着力于三项工作:
第一,加强人才储备,保持“梯队结构”。
抓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首要是做好储备工作。对不少企业来讲后备干部工作还是一个致力于“进行时”课题,是组织人事部门的“弱项”,后备干部从对象的确立,日常的考核,从培养计划到日常管理都无严格的规范,即使做了些工作,也是零敲碎打,缺乏连续性和严肃认真精神。要加强储备,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确立编制,要根据干部新老交替和需求状况,科学编制计划,对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做好储备工作,使后备干部始终保持一定的数量,不断补充完善后备干部档案。
2、对后备干部要和正式干部一样,进行政绩业绩考核制度,对后备干部要通过年度考核、考察,避免干部队伍“挂空挡”,现用现考核现象。一个优秀的后备干部应有德才兼备,创新进取和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踏实耐劳,持之以恒的韧性,要以企业发展为己任。
3、后备干部的成长要经过一个过程,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培养后备干部的基层主动压担子,交任务,利用进修和实践的双重手段加以开发工作;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按计划和将来工作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定向培训,以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成才率,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培训;对条件成熟的重点对象在上岗前要根据专业分工的要求,应积极做好上岗工作。
第二,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培养机制。
对干部实行分级分责管理,做到“管好、管活,选好、用好”,纳入日常管理,是克服干部选用问题上“重使用、轻培养”“先使用、后培养”弊端的关键。建立完善、连贯的培养程序为干部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
培养采取“阶段培养法”:
第一阶段,要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思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上。让每个后备干部有更多的基层工作实际锻炼机会,对大中专毕业生尤为重要,要使他们多接触基层生产经营工作,先谋划好自身职业生涯和人生理想、愿景为主攻方向,打好专业上的牢固根基,通过自身的努力树立起好的形象。
第二阶段对思想、业务各方面表现不错的优秀干部苗子重点放在“交叉锻炼上”,通过工作调配、岗位变换,使他们努力掌握本企业全面性的工作,做到除本专业、本技术精通外还熟知其他知识和技术,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三阶段对重点选用对象应做好上岗前的培养工作,通过办班、组织学习、挂职锻炼和试聘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这三个阶段培养,使被选聘的干部保证质量,具备“德才兼备”标准。
第三,坚持用人标准,做好择优聘任工作。
在选人用人上,要严把人才选拔关,以宁缺毋滥为准则,组建一个精干高效、作风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后备干部群体。首先,坚持用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把好入口关;其次,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最后,要严格程序,择优聘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作者系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铁山矿)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最高法7月3日举行了首批员额法官宣誓仪式。最高法院机关首批员额法官选任工作完成,标志着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国法院已经全面落实。最高法政治部主任徐家新介绍,截至今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