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张“物联网” 二代“新渔夫”

来源:铜都晨刊 2017-07-05 10:24   https://www.yybnet.net/

同是太湖流域渔民的儿子,同样子承父业从事淡水养殖,浙江两个“渔二代”正集结在同一张“物联网”上。

沈杰,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是目前国内物联网领域的前沿专家。然而跳出农门15年后,2016年他辞去了一些行政职务,返回到故乡———长三角渔业重镇湖州市菱湖镇,做了一名“博士渔夫”。

父辈、亲戚多是养鱼户,沈杰打小也在鱼塘边长大,深知养鱼艰辛。回到菱湖镇,他身负重任:用物联网消除行业“痛点”,重塑渔业生态。

“养鱼很辛苦,但利润不高,消费者想吃好鱼却又吃不到。”在沈杰看来,传统渔业已跟不上时代,湖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养殖都面临转型升级。

对准传统渔业痛点,沈杰创办了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汇集养殖户、饲料厂商、销售档口、金融机构等相关方的物联网平台,正从养殖、销售、融资等环节重构渔业生态。

物联网新技术,也将另一个“渔二代”章利恩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章利恩在菱湖镇承包了11个鱼塘,今年44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同父辈一样,章利恩养鱼也凭经验,鱼塘含氧足不足,主要看天气判断。因为承担不起鱼塘缺氧“泛塘”、全军覆没的后果,他只能整夜巡塘、一宿无眠。

“父亲养了一辈子鱼,欠下一屁股债。”章利恩回忆说,以前父亲养鱼平均三年泛一个塘,前两年赚点钱第三年差不多就赔完了。2010年,泛塘让父亲急出了病,而且一病不起,去世的时候还欠着1万多块钱债。

水下探头、传感器、手机app……现在。渔民们用手机随时监控鱼塘含氧量数据,遥控开启增氧设备;即便一时忘记,软件后台也会有人24小时监控,打电话通知。

“有了这个,我虽然还住在鱼塘边,但夜里只要起来一次看看数据就行,等于请了一个工人不停地给我巡塘,还省下不少电费。”章利恩指着手机感叹说,没想到几样小设备,就颠覆了传统渔民积累了数十年的“养鱼经”。

事实上,物联网带来的“颠覆”,已经渗透到传统渔业的全产业链。章利恩说,以前通过“二道贩子”卖鱼,经常出问题、拿不到钱,现在和物联网平台合作,定价合理、上门收购。此外,物联网还能预测鱼市、指导选择鱼种,渔民不再“会养什么就养什么”“去年什么挣钱就养什么”。

新华社杭州7月4日电

新闻推荐

餐厨垃圾养猪屡禁不止专家:监管不力立法缺失

赵衡◇“垃圾猪”对人体健康和养殖业健康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在一定程度还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虽然法律法规对治理“垃圾猪”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责任规定,由此导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张“物联网” 二代“新渔夫”)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