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北宋,可以说是一个“波光潋滟柳条柔”的时代,也是一个“岸夹桃花锦浪生”的时代,繁华的都市催生了锦绣灿烂的文化,也让身处其间的人们多了一份知性优雅、自如和从容。
从容宽松的社会环境让人敢想敢做,自由无羁。北宋黄庭坚曾作一首《寄怀叔原》:“云间晏公子,风月光如何?犹作狂时语,邻家乞侍儿。”
这个赞誉可真够高的,“云间”之人,啥意思?是说他从未失去本真。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为北宋宰相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一家子都是当官的:两个姐夫,一个是后来做了宰相的富弼,一个是礼部尚书杨察。几个哥哥都在朝为官,二哥晏承裕,尚书屯田员外郎;三哥晏宜礼,赞善大夫;四哥晏崇让,著作佐郎……他自己,就很不好意思了,最大做到开封通判,相当于这个副省级城市的副市长吧。
当不上大官,不是因为才学不够,盖因其像黄庭坚说的是个“云间”之人。
作为宰相之子,少年晏几道过的是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生活,“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他聪明伶俐,据《花庵词选》中记载,仁宗赵祯有一次在宫中举行宴会,特召他作词。晏几道得以一展才华,即席写下了一首《鹧鸪天》:“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这首词交由皇家歌舞乐队演唱后,“大称上意”,不久就授予他颍昌府许田镇监的官职。
至和二年,晏殊去世,晏几道原来春风得意的公子哥生活也戛然而止,17岁的他立刻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霜刀雪剑。当初,宰相府前总是车水马龙,前来拜见的官员趋之若鹜,现在则“门前冷落鞍马稀”。晏几道在父亲去世后打算投靠父亲的门生故旧,遂将自己的旧词寄给父亲的学生韩琦,韩琦读后责骂晏几道“才有余而德不足”,希望你能“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要辜负我作为一个“门下老吏”的期望。“德不足”并不是他德行不好,实际上还是在说他傲,不会为人处世。
神宗熙宁七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进《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罗织罪名,交付御史台治罪。政敌们从郑侠的家中搜到晏几道的一首《与郑介夫》(郑侠字介夫),上面写着:“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这些人如获至宝,以讽刺“新政”、反对改革为名,将晏几道逮捕下狱。后来宋神宗释放了晏几道。这件事虽然有惊无险,但经过这么一折腾,原本就坐吃山空的家底更加微薄,晏家的家境每况愈下。
晏几道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强烈自尊,他不肯降尊纾贵委身于人,从而谋得一官半职。所以他的后半生都在穷困潦倒中度过。太常寺太祝、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基层小官,工资不高,又没有灰色收入,就是有,以晏几道的贵族精神和行事方式,他也不会收。所以晏几道家里除了书就没啥值钱的东西,甚至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据北宋张邦基的《墨庄漫录》记载,“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碗”。
《研北杂志》记载说,苏轼曾对晏几道拒绝慢词、坚持小令的作法十分纳闷。一次,苏轼亲自来拜访晏几道,想和他谈谈心。晏几道从破旧的屋子里踱出来,冷冷地道:“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掉头回屋。苏东坡虽然一生载沉载浮屡受贬谪,但有一段时间颇受太后喜爱,任翰林院大学士,文章独步天下,乃欧阳修之后的一代文学宗师。而晏几道却是个没落贵族,是个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以如日中天苏东坡的江湖地位,哪个文学青年不趋之若鹜,但自尊到有些变态的晏几道根本不吃这一套。这种钉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到!苏轼捋捋胡子,笑着走开了。遇见这么一个任性倔强的落魄公子,他除了笑一笑之外,还能怎么样?难道要去跟穷途末路的晏几道呕气不成?这种狂傲,和“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东坡倒是极其神似。
蔡京当道时,听说了晏几道的盛名,几次派人请他作词,他都没有答应,后来实在推辞不过,就做了两首《鹧鸪天》去应付,两首词里没有一句提到蔡京。
晏几道的词里有很多思念之情和天涯之愁,也许只有温柔乡里,才是他的心灵避难所。在官场中是持孤介态度的,在文坛中亦复如是。晏殊既然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晏几道承其余荫,又卓有才华,按说,他在文坛上可以广通声气,交接名流。但其实不然。因为晏几道“文章翰墨,自立规摹,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黄《序》),所以他也不轻易与文士来往。在当时的著名文士中,唯一与晏几道深相契合者就是黄庭坚。黄庭坚是一位在仕宦上沉沦下僚而在文学艺术见解上有特操的人。他论书法时曾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论后》)他在文学创作上也是这个态度,所以与晏几道很合得来。他为晏几道的《小山词》作序,序中称赞晏词是“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同时,又对晏几道为人的特操作了具体的描述。序文说:
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目。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
这一段话鲜明具体地刻画出晏几道真淳、狷介、拔出流俗的性情品格,不愧为知音之言。这“四痴”,足以看出晏几道孤芳自赏的个性、诚挚纯朴的情怀。他一直到老年,都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不肯与一般俗人合流。能够长久持有这种定力,是道德的力量,用老子的话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新闻推荐
近日,哈尔滨市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部分城区比往年提前10天供暖。供暖日期的提前体现了对民生的重视,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值得点赞。供暖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冷暖的民生工程,是每年冬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