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白靖利
从油漆工到车工,再到跨界研究环保厕所,党的十九大代表耿家盛对自己的定位从来没变:“我就是一名工人,永远要做最好的自己。”
今年54岁的耿家盛,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对于干过30多年车工的他来说,研发环保厕所无疑是一次“跨界”。
2016年,昆明重工将生产移动式生态环保厕所作为企业转型的突破口,公司“第一车工”耿家盛担任研发小组组长。
接到重任的耿家盛,带领团队从零基础学起,查资料、向人请教,前后花了3个多月,环保厕所终于从概念变成了实物。
这不是耿家盛第一次玩“跨界”,1982年从技校毕业后,耿家盛原本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起了车工。
“一个技能不能吃一辈子,在时代面前很多东西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必须不断挑战自己。”耿家盛说。
改行做车工后,耿家盛与磨刀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到底磨过多少把车刀,自己也算不清了。
“一个月最少三五把,多的时候10到20把。”这么多把刀磨下来,耿家盛的双手也渐渐结满厚厚的老茧。
正是在不断磨刀的基础上,耿家盛对车刀的角度、材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他后来不断改造车刀、改进工艺提供了条件。他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据新华社昆明10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10月11日电“丹桂飘香迎盛会,载歌载舞颂党恩”。10日一大早,重庆南岸区南坪街道南湖社区党委书记张琦就将社区居民刚刚写好的一幅喜迎十九大的对联贴到了办公室大门口。闻着社区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