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会“屈己”

来源:甘肃日报 2017-10-30 05:06   https://www.yybnet.net/

游宇明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改革家之一,他最大的特点是不拘小节,常凭性情做事。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乘船路过金陵时,王安石穿着平民服装、骑着驴子来到江边拜访。

王安石主动拜访苏轼,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一,王安石是神宗时代第一改革派,曾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其时虽然下野,却依旧拥有奏事权,而当时的苏轼不过是一个级别较低的贬官。其二,王安石比苏轼大16岁,算是长辈,长辈主动探望晚辈,在那个讲究等级秩序的时代,也非寻常人愿意为之。然而,王安石愿意“屈己”,而且做得一点也不勉强。

张友鸾先生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的几个新闻人之一。此君办报特别看重文学趣味。比如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士兵募集冬衣,他用的标题为:“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一则讽刺大后方国民党官员生活奢侈浪费的新闻,到了他笔下,则变成“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他办什么报纸,什么报纸就畅销。

张友鸾的才华也是“屈己”的成舍我发现的。1925年,《世界日报》总编辑张恨水提出辞职,报社经理向成舍我推荐因编辑《文学周刊》崭露头角的张友鸾。其时,张友鸾走入社会不久,年纪只有二十出头,成舍我对他的能力不觉间生出怀疑。加上经过挽留,张恨水已答应暂时不走,似乎也不需要再添人手。张友鸾到报社只上了三天班,就被成舍我辞退了。张友鸾一气之下,写了一封信大骂成舍我,其中有一句叫“狐埋之而狐搰之(语出《国语·吴语》,意思是狐性多疑,得了猎物先埋在土里,埋了又不放心,还要掘出来看看),所以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读了这封足以让一般人血压飙升的信,成舍我非但没有生气,还特别高兴,说:“此人虽出言不逊,但骂得痛快,切中要害。文章也写得漂亮,有才气。”他接着大手一挥:“此人非用不可”,立即请回张友鸾,让他做了社会版的编辑。一年后,张恨水去职,成舍我又将张友鸾提拔为总编辑。

所谓“屈己”,就是放低姿态,给下位者、弱势者、对手超出寻常的尊重与敬意。“屈己”折射了智慧。王安石“屈己”,是因为他看到了苏轼虽然反对新法却是从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与一般的争权夺利之徒有极大区别。成舍我“屈己”,是由于他发现了张友鸾的成事之才,觉得此人可以帮助他将这份报纸很好地办下去。没有这样的前提,估计他们的行事也会有所不同。“屈己”更反映着一个人做人的大格局。从本性说,“屈己”其实是一种对是非的在乎。

(摘自《北京日报》2017年9月21日)

新闻推荐

中央纪委通报: 前三季度56名省部级及以上干部被处分

据新华社电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9日消息,中央纪委通报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情况。2017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8.3万件,处分33.8万人,其中省部级及以上干部56人,厅局级干部...

相关新闻: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10-30 01:31
猜你喜欢:
评论:(学会“屈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