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提倡不打招呼搞调研

来源:大众日报 2017-12-02 07:02   https://www.yybnet.net/

海右今语微信公众号□鲁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摸准实情是前提。不打招呼的调研,更能接地气、查真情,科学决策才有正确的依据,应当大力提倡、成为常态。

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坐在机关办公室里是想不到的。凭经验办事情、靠想当然定政策、拍脑袋作决策肯定要脱离实际,更谈不上指导工作。当前,我们正加快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坚决打赢五场攻坚战,各项工作都到了攻坚爬坡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碰到的“疙瘩”,尤其需要各级干部不打招呼、直奔一线调查研究,在深入实际中作出判断,在加强实践中寻找答案。只有这样,才能把实际情况吃透,把问题症结找准,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不打招呼的调研,是了解工作干得怎样的有效途径,是检验是否真正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还有一个月就进入新的一年,全年工作要收官,各项工作需要盘点,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兑现。有些工作从数据上看是完成了,汇报的也不错,但实际效果怎么样?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基层,到群众家里看一看,坐下来聊一聊,问一问民生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摸一摸被子厚不厚,看一看窗户透不透风?这种不打招呼的调研多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就更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更多了,工作就会更好干了。

真话让人清醒,谎言可致毁灭;前行需要实干,虚幻注定失败。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绝不能搞“盆景”、摆花架子,绝不能怕群众反映问题、怕听到刺耳的声音,这是一种担当、一种胸怀、一种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形成真深入、真调研的风气,时时保持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通道,让这种不打招呼的调研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一种工作常态。

新闻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修正)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

相关新闻:
下个赛季那群人2017-12-02 03:05
猜你喜欢:
评论:(提倡不打招呼搞调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