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治理笑气不能止于“非法经营”

来源:烟台晚报 2017-12-02 09:20   https://www.yybnet.net/

笑气,泛滥已久,年轻人吸笑气成瘾的新闻也不绝于耳。然而,令执法者头痛的是,处罚一个人拥有、运输、销售、不当使用笑气,在法理上缺乏可操作的依据。11月27日,浙江云和警方在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指导下,终于开先河,全国首例“笑气入刑”案件被移送起诉。(11月30日《钱江晚报》)

云和县警方主动出击捣毁3个非法贩卖“笑气”窝点,并向检察机关提出起诉,成为全国首例“笑气”入刑案件。这无疑大快人心,给此类违法犯罪形成了有力的震慑,我们应给云和县警方点赞。但是,治理笑气不能止于“非法经营”。

“笑气”,学名叫一氧化二氮,也叫氧化亚氮,多用于医学麻醉及奶油发泡等,直接吸食可让吸入者有短暂快感,令人脸部肌肉失控,形成一个诡异的痴呆笑容,有一定成瘾性,长期吸食可造成贫血及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导致智力、视听功能障碍、行走困难等,甚至造成死亡。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给出了“这就是毒品”的结论。而近几年,“笑气”的流行也是做为“毒品”的代替品出现的。

由于我国并没有将“笑气”列入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管制目录,只是作为普通化学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安监等部门管理。于是,面对“笑气”泛滥,警方往往无能为力,在此次行动前,云和县警方“着力研究法律支撑,并主动与安监、检察、法院等部门做好法律依据探讨工作”,最终非法贩卖者被成功抓捕。但是,警察抓捕嫌犯却要百般寻找法律支撑,而行着贩“毒”之事的贩卖笑气者,却只能被以“非法经营罪”起诉。

笔者认为,不能任由“笑气”做为“合法毒品”横行无忌。做为一个购买处方药尚需出具处方证明的国家,购买具有麻醉性、成瘾性的“笑气”却不用出具任何资质证明等,这无疑是造成我国“笑气”泛滥的最大因素。因为,此类物品在医疗、食品等行业中均有使用,完全一刀切式的禁止,显然无法实现。但是,我国可将其列入麻醉药品行列,加强管制,而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也非不可代替。英国《医药法案》对此早有明确禁令,任何个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销售含有一氧化二氮的药品用于吸食,或者未按处方进行供应,最多可以判处两年监禁以及无上限的罚款。我国也应尽快将“笑气”管理纳入法律中来,不能让警方来为难“罪名”的问题,不能让抓“毒品”继续异化成抓“非法经营”。

同时,应加强关于“笑气”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笑气”,远离“笑气”。现在因其并未列入麻醉品行列,不属于毒品,很多人对其放松警惕心,认为国家没有禁止就说明危害性不强,很多青年人“玩一次”而无法自拔。对此,向人们普及“笑气”危害性成为当务之急,远离毒品,不应只是法律规定的毒品,类似于成瘾性“止咳糖浆”、“笑气”等新型类毒品,都应远离,引导青少年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理念。特约评论员王琦

新闻推荐

报告称 现实题材电视剧丰收 古装IP剧降温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史竞男)日前,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了《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2016-2017)》。报告称,中国现实题材电...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治理笑气不能止于“非法经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