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从工艺上存在一个巨大的“黑洞”——没有保质期的概念。
绝大多数食品都会明确“即开即食”,消费者也有这个常识,食品包装一旦开封,要尽快食用,否则质量就会变差,甚至变质。普洱茶恰恰相反,年代久远的普洱茶会被认为品质优良,口感醇厚。
从生产工艺上,普洱茶需要经过开放的后发酵阶段,在保存中还要不停发酵,不能烘焙杀菌、也不能抽真空密封,一般用纸质包装。
实际上,很多食品都是通过发酵生产的,如酒、酸奶、奶酪。但为了避免有害真菌污染,这些食品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往往还要接种有益真菌,通过有益真菌的大量繁殖抑制有害真菌。
有人质疑,普洱茶是“天然发酵”,既不控制条件也不接种有益菌,怎能保证不含真菌毒素?
发酵还受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比如,在我国有的区域内,可以炮制腊肉、火腿,如果在其他地区这样干,很容易变成臭肉。而陈年普洱茶能够在全国广大地区都适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有网友辩称,这像一些高档酒也有窖藏的概念,越久越香。但此处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酒瓶口一定要密封,以隔绝空气,避免酒水被氧化。而普洱茶却多以简单的纸作包装,茶饼能与外界的空气自由接触。
在越陈越好的理念下,喝普洱茶的人通常会买来普洱茶后长久存放。一般人家也没有特别良好的存储环境,这也造成保存的时间越长,出现问题的概率可能会越高。
如果茶饼上本来就有微量的黄曲霉菌,随着时间推移,黄曲霉菌会不断生长;即使茶饼本来没有污染黄曲霉菌,但存放的时间越长,过程中遭遇变故的可能性越大,比如经历较长的潮湿天气,污染黄曲霉菌的概率也就越高。
一位中国科学院从事生物研究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普洱茶讲究越放越贵违背科学,增加了危险因素。在他看来,要研究清楚陈年普洱中的黄曲霉素问题,必须要关注消费者饮用时的普洱茶情况。
新闻推荐
排箫篪永陵石刻乐舞的吹篪(chí)伎与吹排箫伎分别位于棺床西一、西二。篪是我国一种很古老的竹制横吹管乐器。《诗经·小雅》:“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后来,人们将交情甚笃的好友比喻为“埙篪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