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起,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女德班”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女德班”授课的种种观点引发大量评论,而该“女德班”最新的“教诲”是“女子点外卖、不刷碗是丧失妇道”。这些言论被曝光以后,一时舆论哗然。(12月2日《辽沈晚报》)
这些打着公益讲座旗帜的所谓“女德班”,据说名额还很紧俏,报名门槛不低,但是正如网友所说,别说免费了,就是倒给钱,也不能把身边的女性亲朋好友送进去接受“毒害”。“女德班”的这些奇葩言论完全属于封建糟粕,不值一驳,但是我们在对这样的“女德班”进行口诛笔伐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反思的是这些“女德班”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土壤是什么。如果不铲除这样的社会土壤,那么即便当地教育部门依法叫停和取缔了这里的“女德班”,它还会在其他地方,以其他方式出现。实际上,近年来类似这样臭名昭著的“女德班”,远非辽宁抚顺这一家,而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只不过有些组织和举办者比较低调,没有被曝光而已。
要探究这些“女德班”出现和存在的现实土壤,就要了解来“女德班”的这些女性学员报名参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媒体深入调查采访得知,“女德班”的学员一般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当事人在别人的推荐鼓动下报名;二是家里父母或丈夫要求来,目的是恢复“女德”;三是公司企业把自己的女员工送进“女德班”进行培训。
尽管学员的来源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三种来源途径最终都指向了一点,那就是在我们这个看似科学与文明已经占据绝对主流,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时代和社会,封建思维却依然存在,依然有人想把自己,或者说想把自己身边的女性通过“洗脑”的方式变为封建时代遵守“三从四德”的女性。所以有父母把女儿送来了、有丈夫把妻子送来了、有公司企业把女员工送来了,而他们的目的显然是一样的,那就是让这些女性失去自我,丧失个性,彻底变为男性的附庸。
笔者认为,解散或取缔某个“女德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从自己的思想上,是从内心深处彻底干净地抛弃封建残余思想,是对女性发自内心的尊重,是让“男女平等”的现代文明理念从墙上的标语变成我们工作、生活中的行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再有人对“女德班”感兴趣,自然也就没人去办“女德班”。□苑广阔
新闻推荐
近日,由王源和陈砺志共同发起的源公益专项基金(以下简称“源基金”)宣布第二个救助项目“救助神经母细胞瘤儿童项目”正式确定,公益救助对象为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两周岁以下儿童。据悉,该项目目前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