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平
回到老家,妹妹不断向我哭穷。说年底了,结婚请柬像雪片飞来,有时一个月的退休金还应付不了人情债。“红包”少了没面子,虽然大家都苦不堪言,但新人家办一场有面子的婚礼,亲朋送一份不薄的红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前不久,到澳大利亚参加了一个朋友孩子的西式婚礼,简约而不简单,结婚不仅家庭没有负担,亲朋也没有负担,值得我们借鉴。
婚礼选择在11月11日,时值澳洲万紫千红的春季。婚礼分两部分。上半部分在教堂举办婚礼仪式,全程不到一小时。在牧师主导下,在亲朋的见证下,新郎新娘对婚姻宣誓。首先牧师颂读诗文:“人们相亲相爱,从而让生活从开花到结果,而婚姻即是这典型……”告诉新人们婚姻意味着什么。二是彼此结婚意向证词和誓言,三是交换戒指,四是证婚人证明,五是祝福。
第二部分:家中举办结婚PARTY(聚会)。亲朋好友从教堂回到新郎家,大家随地而站或坐,吃甜点、水果、品尝葡萄酒,相互问候,向新人祝福。新郎首先致答谢词,接着证婚人致词,新郎父亲讲话,最后大家举杯庆贺。聚会不到两小时,宾客高高兴兴回家了。
教堂结婚仪式庄严神圣,家庭聚会简单轻松,嘉宾们带来礼品非常简单,价值不超百元,比如一瓶香槟、一束鲜花、一本书、一块桌布或一盒巧克力等。隔壁邻居也上门恭喜,送来自己做的巧克力,真是“礼轻情意重”。
朋友说,澳洲人讲自由轻松,没有“面子”一说。所以孩子的婚礼操办非常简单,不像国内婚礼仪式那么冗长热闹,没有复杂的程序和繁杂的礼节。不让父母太操心,新人不累,家长不累,亲朋间没有人情债。婚前,孩子在网上购点纸花、气球、绸带等把家庭布置喜庆一点即可。在西餐馆订点西餐,在花店订点鲜花,在超市购点水果、葡萄酒和果汁。不办酒席,不要买糖烟酒,更不要回礼。孩子在婚礼前两个月前向亲朋发出邀请信,只要告诉时间、地点即可,一般被邀请的客人不会失信。
澳洲人不讲面子,从两位来澳定居的华人朋友聊天中得到证实。唐先生,37岁。五年前来澳洲生活,原在国内杭州一家银行工作。到澳后脱下西服,开始学木匠,拿到资质证后,从事建筑装潢。国内外的职业角色转换令我吃惊和费解。唐说,劳动者在澳最挣钱,在澳洲做工虽然辛苦点但收入最高。如做办公室职员,一月不过三、四千,但做木工一天300澳元工资。在澳洲商场,你发现那些穿大头鞋,劳动服的工人买东西最牛气,不讨价还价。
花先生,52岁,很清丝的一位上海人。他说,原在国内某师范学院当老师。来澳后从事家庭花园打理工作,即园丁。他说,在澳没有人关注你身份,没有职业高低之分,只要是工作都值得尊重。但在澳做工作一定要有工匠精神,不求速度只求质量,只要按雇主要求做好,雇主对你很尊敬,更不差钱。
说实在的,澳洲发展速度远不敌中国,上网速度很慢,没有微信支付,没有共享单车,没有高铁,还是“哐当哐当”响的老火车,但澳人文明素质,生活理念和人际间交往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新闻推荐
小雪时节,天刚麻麻亮,云南独龙江的木利金就再也睡不着了,过去一个多月采摘草果时早出晚归的习惯他一时还改不过来。着实是个丰年。木利金家种植的50亩草果收入13.8万元,与去年相比整整翻了一倍。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