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以来,位于中俄边境的吉林珲春敬信湿地陆续迎来数十万只大雁。雁群飞起时蔽日遮天,难以计数。它们在图们江中下游区域的湖泊、芦苇荡、稻田地和玉米地里停歇觅食,为日后的长途迁飞做能量储备。
在这些雁类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额雁,还有豆雁、灰雁、鸿雁、小白额雁等。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额雁的数量众多。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志刚介绍,敬信湿地是西伯利亚南迁越冬候鸟进入中国停留的第一站,也成为雁类的重要迁徙停歇地。近年来,吉林加强对鸟类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珲春的候鸟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今年的雁类数量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据介绍,经过中国的候鸟迁徙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第二条是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珲春处于这两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上,已经成为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据了解,这些大雁将在12月上旬陆续南迁越冬。
新华社长春12月3日电
新闻推荐
□李宣平回到老家,妹妹不断向我哭穷。说年底了,结婚请柬像雪片飞来,有时一个月的退休金还应付不了人情债。“红包”少了没面子,虽然大家都苦不堪言,但新人家办一场有面子的婚礼,亲朋送一份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