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早籼稻市场去政策化逐步推进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12-05 11:33   https://www.yybnet.net/

随着早籼稻最低收购价连续两年下调,2017年早籼稻托市价2600元/吨已经回调至2012年~2013年左右的水平,距离最高托市价2700元/吨下调了100元/吨,距离最低托市价1400元/吨上涨了 1200元/吨。从2004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发布实施以来,14年间有9年启动了政策性收购,其中8年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1年为临储政策收购,剩下5年没有启动政策性收购。早籼稻市场持续多年启动政策性收购,在保护农民种稻积极性,提高农民种稻收益方面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也给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陈粮库存,由于稻谷连年丰收,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且政策性稻谷拍卖销售遵守顺价销售的原则,拍卖成交率偏低,去库存节奏缓慢。当前粮食供给侧改革的步伐已经开始推进,减轻财政负担、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的节奏在加速,大豆、玉米市场已经取消了政策性收购,改变政策支持方式,逐步过度到以市场收购为主,政策支持为辅的调控方式,后期政策改革将转移到主粮市场,早籼稻市场走过14年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或将被终结。

从2017年早籼稻收购市场形势看,早籼稻去政策化已经初现端倪。由于早籼稻播种面积下降及生长期遭遇不利天气双重影响,产量下降,再加上托市收购价大幅下调,市场化收购比较活跃,托市收购启动范围小,今年早籼稻托市收购量较上年下降一半以上,但是社会总收购量仍高于上年水平,部分主产省在早籼稻集中收购期价格一直高于托市价运行,早籼稻市场一改往年依靠托市收购主渠道的情况,对政策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市场活跃度增加,供给侧改革初显成效。

后期随着政策调整的逐步完善,从供给端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种植品种,从重视产量改为重视质量,满足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从收购端改变收购方式,变政策性收购为市场化收购;从流通端改变政策性稻谷拍卖方式,调低拍卖底价、从稻谷拍卖改为稻谷和大米拍卖并行,多举措推进,早籼稻市场或将迎来变革的新时代。

(徐彦)

新闻推荐

云南重拳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查处案件逾4600起

新华社昆明12月3日电(记者林碧锋)徐某某、黄某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在其昆明租住处私自存放、分装80种疑似药品进行销售,经认定其中61种为假药,实际销售53种,涉案金额30.77万元,两名犯罪嫌疑人被...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早籼稻市场去政策化逐步推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