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峰
1月4日,有媒体发布了一张走红违停罚单,在厚厚的积雪中,警察挖出一处车玻璃并贴上罚单。“雪再大,也要贴罚单”。为此,有网友还晒出了类似的同款“雪中罚单”。 (1月7日江苏交通广播网)
在恶劣的冰雪天气下,被厚厚的白雪包裹的车辆,仍然无法逃避交警的违停处罚。面对如此“雪上加罚”式的违停罚单,个中滋味或许不大好受,以至于难免心生“雪再大,也要贴罚单”之类的不满、怨怼。
如何看待上述“雪再大,也要贴罚单”现象?笔者以为,其中的是非曲直,恐怕不宜简单一概而论,而需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区别看待。首先,无疑应该看到,从交通执法尤其是严格执法角度,“雪再大,也要贴罚单”实际上是有其充分的合理合法性的。因为依据相关交通法规,下雪实际上并不能成为违停的理由,也不是免罚的依据;更重要的是,恶劣冰雪天气下的违停,其交通危害性和后果,很可能比平时正常天气下更为严重,比如,更易妨碍交通秩序,造成交通拥堵甚至是交通事故。这种背景下,“雪再大,也要贴罚单”显然不仅完全合理合法,而且十分必要,当事车主其实没必要为此抱屈。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冰雪天气”之于“违停”,还可能存在另一种可能性。比如,车主之所以违停,并非有意故意为之,而是出于特殊恶劣冰雪天气情况下的一种不得已,或者是因为风雪太大,导致车辆难以正常安全行驶而不得不选择违停,或者是因为恶劣天气导致车辆故障、抛锚,而无奈违停。如果违停确实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那么再简单奉行“雪再大,也要贴罚单”,无疑就显得有些不合乎时宜了,不仅有些违背情理,也并不一定充分符合严格执法的精神要求。
如依据《行政处罚法》,“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这种法律背景下,如果冰雪天气下一些车辆的违停,并非有意为之,而只是迫于无奈情况下的不得已,且没有造成“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严重后果,显然没必要简单一律“贴罚单”。毕竟,对车辆违停行为实施交通处罚,罚本身并非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确保交通秩序畅通以及促进公民自觉守法,才是根本目的所在。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如何看待“雪再大,也要贴罚单”现象,无疑也理应如此——需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区别对待,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新闻推荐
日前,2018款海马S5在江西举办了一次场地+高速的“进阶版”试驾活动。本次场地试驾中,坡道众多,弯道也不少,更有炮坑路段,水路、泥路一应俱全,而无论是坡道、坑洼还是弯道等,都需要认真操控。海马方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