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垃圾分类走进百姓家——江浙沪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见闻

来源:铜都晨刊 2018-01-08 10:29   https://www.yybnet.net/

随着住建部日前下发通知,今年46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有望步入快车道。垃圾分类这个困扰人们多年的难题如何解决?记者日前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前往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看看当地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方面采取了哪些高招。

积分制激励居民从源头分类

“社区最近开始推行‘绿色账户\’,通过账户积分鼓励大家对干垃圾、湿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上海市徐汇区梅陇三村小区居民周宝娣说,拥有绿色账户的居民每次分类投放垃圾后可以刷卡积分,再用积分去小区内的兑换点兑换洗洁精等生活用品。

平时社区志愿者“绿主妇”团队会组织宣传活动,告诉大家如何快速区分干、湿垃圾等垃圾分类小知识。“大家发现垃圾分类能改善环境,还能兑换奖品,操作起来也不麻烦,就有了积极性和自觉性。”她说。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介绍,上海按照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类在小区和单位实施分类投放。截至2017年10月底,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已经覆盖500万户家庭,其中“绿色账户”覆盖400万户。

与上海、南京等对垃圾实行四分法不同,记者在浙江金华厅上村看到,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着黄、绿两个垃圾桶。绿色垃圾桶用来扔树枝、菜叶等会腐烂的垃圾;黄色垃圾桶用来装纸类、玻璃等其他废物。

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告诉记者,金华在农村推行“二次四分法”———第一次由村民来分,垃圾分成“会烂”和“不会烂”;第二次则由村里的保洁员将“不会烂”的垃圾再分为可卖的、有毒有害的,并将会烂的垃圾送去阳光堆肥房,产生的有机肥很受农民欢迎。

他说,要从农村实际出发,让农民能够快速掌握分类方法。目前,经过“二次四分”,能将垃圾减量80%至90%。

记者看到,当地村民的房前屋后种树栽花,墙上绘着宣传垃圾分类的漫画,村容整洁优美。不少村民说,以前村里垃圾遍地,蚊蝇多,夏天都不敢开窗,推行垃圾分类后,垃圾不落地,村里干净了不少,很多城里人也来村里玩儿。

探索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有人说“我分类了有什么用,反正也是混在一车拉走”。针对这个问题,江浙沪三地探索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破解“前端细分类、后端一勺烩”难题。

南京市东城世家小区居民蒋女士告诉记者,可回收物品,每周由一家环保企业在社区进行回收。至于各家各户做饭的厨余垃圾,则每天早晨由专门的垃圾运输车来收,居民正确投放后可以获得积分。

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宋如亚介绍,居民分出来的可回收物,可以促进垃圾减量、资源增量。对于居民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等,江苏着力推动实施垃圾运输车辆的配套和分类改造,逐步实现“一种垃圾、一种车辆收运”或实施运输车单独分隔、单独分装,避免“垃圾分、混装运”现象。

上海市配备了干垃圾收运车4000余辆、湿垃圾收运车400余辆,配置专门的有害垃圾收运队伍,基本实现分类处理。为了严控“混装混运”,对未实行垃圾分类或分类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建立“首次告知整改,再次整改后收运;多次违规拒不整改的,拒绝收运并移交执法部门处罚”的“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

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一般垃圾进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分类出来的餐厨垃圾也有自己的去处。

上海文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元晖说,公司每天可处理餐厨废弃物达200吨,通过一项专利技术,将其中55%转化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销路很好,真正实现将垃圾变废为宝。

做好垃圾分类这道必答题

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仍在持续增长。解除“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威胁,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一条必由之路。

记者了解到,居民源头分类仍是一大难题。在金华的一些村子里,有的居民家门口贴着“垃圾分类小能手”标识,有的村里在显眼位置张贴垃圾分类“红黄榜”。

“农村是熟人社会,村民上一次黄榜觉得很丢脸,接下来就会努力做好分类,改掉陋习。”陶诚华说,但想让城市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需要推行新举措,耐心科普和引导。

宋如亚说,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是大事、更是难事。要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引导、优化投放设施布局和设置、建立激励措施等,让居民懂得分类、方便分类、愿意分类。

陆月星表示,上海将通过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加强全程分类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在党政机关全面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并且要整区域推进,抓好物流体系协同配套,严控“混装混运”。

同时,还要注重末端建设,进一步加强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一方面将末端设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一方面协同推进生活垃圾清运网和再生资源回收网,保障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

新华社记者高敬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新闻推荐

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健康长寿,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健康长寿

5000年的中医,中华医学和中医思想体系,博大精神一脉相承,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至今对当代人类健康长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医学和中医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儒家学说一样...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垃圾分类走进百姓家——江浙沪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见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