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克隆羊到克隆猴, 这一步为何跨越21年?

来源:兰州晨报 2018-01-26 05:05   https://www.yybnet.net/

克隆猴为什么难?它的诞生有什么价值?带着这些疑问,新华社记者在克隆猴的诞生地——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平台,第一时间采访了研究团队。

价值:疾病研究、新药测试将大幅提速

克隆猴的诞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将率先建立起可有效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孙强说,利用克隆技术,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这既能满足脑疾病和脑高级认知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又可广泛应用于新药测试。

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说,克隆猴的成功,将为脑疾病、免疫缺陷、肿瘤、代谢等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他说。

克隆猴为什么费劲?三大难点抬高门槛

1996年7月5日,由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与英国PPL医疗公司共同培育的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绵羊“多利”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克隆羊多利于2003年死亡,寿命不到7岁。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0天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从第一只克隆羊到第一只克隆猴,历时21年。其间,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出牛、鼠、猪、猫、狗等多种动物,但对猴子一直无能为力。

孙强介绍,克隆猴主要有三个难点。难题之一,是细胞核不易识别,“去核”难度大。难题之二,是卵细胞容易提前激活。克隆过程中,体细胞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时,需先“唤醒”卵细胞,然后才启动一系列发育“程序”。难题之三,是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发育效率低。被转移到卵细胞里的细胞核,突然要扮演受精卵的角色,“赶鸭子上架”很不适应,需要科学家采取多种手段“保驾护航”。

克隆猴之后做什么?不考虑对人类进行相关研究

“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人类健康,但科研人员不考虑对人类进行相关研究。”蒲慕明说。

科学家认为,由于猴子与人在基因方面非常相近,克隆猴研究对于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新疗法等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关键技术。”蒲慕明说,我国目前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将进一步使我国成为世界脑科学人才的汇聚高地。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除了在基础研究上有重大意义外,此项成果也将推动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为应对我国人口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做出贡献。 据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陈芳 董瑞丰)

新闻推荐

上海市人大代表建议 分“三段”解决0到3岁幼儿托养问题

2017年以来,婴幼儿照护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高度重视。2018年上海两会期间,多名上海市人大代表也为0—3岁的婴幼儿的照料,给出自己的建议。上海市人大代表张辰认为,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政府、社会应积极稳...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克隆羊到克隆猴, 这一步为何跨越21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