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和农贸市场中,大多都有利用先进的信息、检测手段,保障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的肉菜追溯查询终端,以及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然而,《工人日报》记者近日在长春的部分超市和农贸市场采访发现,一些食品安全措施并没有起到作用,部分查询机器也因种种原因沦为摆设。
在长春火车站附近的某大型连锁超市的生鲜区域,一台一人多高的绿色肉菜追溯查询终端被断电静置一旁。正常来说,通过该台机器扫描购物小票上的条形码,即可查询肉菜的来源、流通过程等“身份”信息。
“挺长时间就有了,就是没用过,也不知道怎么用。”一位经常来此买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只关注肉菜的品牌、卖相和价格,对追溯问题并不关心。一位超市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一般都没人使用这台机器。
据了解,作为商务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启动的一项民生工程,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肉菜商品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据长春市商务局市场秩序处处长张卫平介绍,长春市是第三批试点城市之一,从2014年开始建设,国家投入3437万元资金,长春市配套3437万元,目前已经建成317个节点,包括123家农贸市场和72家超市。
记者此后走访了该市多家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发现过秤不打票早已成为部分商家的卖货习惯。在此购物的受访市民也都表示从未特意索要过购物小票,对查询终端设备更是一无所知。
除了查询终端设备,在超市内还设有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据吉林省食品药品管理监督局介绍,从2012年开始,全省陆续建设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1300个,建设资金共8200万元,招聘了检测人员1652名。2015年,这些检测站升级为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周一到周五上班时间都应该有人值班,为民服务。
在长春市重庆路商圈的某超市内,记者拿着几样蔬菜、鲜肉和奶制品走进服务站试测。工作人员以“花菜上午检测过了”“药水不全”“检测耗时很长”为由推脱。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最终同意帮忙检测菠菜的农残指标。“药水有限,我们一般都不对顾客开放,只做超市内相关产品的抽检工作。看到外窗上那几种蔬菜农残指标了吧,都是上午抽查的。”十几分钟后,该工作人员指着数项指标均显示为100%的检测机器对记者说:“结果出错了,需要重检,时间更长,等不了就算了。”
在另外一家大型超市的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在记者并未检测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要求进行登记,因为“咨询也属服务内容,是服务站的工作业绩”。
在采访中,多位受访市民认为,为了食品安全,政府部门应该多想办法,但要想把好事办好,就得既要重建设,更得重管理,否则就会容易流于形式。
(原题为《肉菜追溯查询终端被闲置,食药便民服务站多有推脱 长春部分“舌尖上的民生工程”成了摆设 为了食品安全,政府部门要重建设,更得重管理》)
新闻推荐
日前,台湾一名健身教练在教授团体课程时,为了纠正学员的动作,对一名女子说“那位红衣服的姐姐,你的胳膊肘要放松”,不料客人因此大怒,并写信投诉,怒批该教练有一张老脸,被老脸的人叫“姐姐”是一种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