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伴着杀戮的“爱狗”习俗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2-02 15:40   https://www.yybnet.net/

□戴永夏

鸡年将尽,狗年又到,人们自然会对狗多一些关注。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类与狗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形成许多与狗有关的习俗。

在我国,人们一直把狗看作吉祥的动物,古代就有“磔狗禳灾”的风俗,即用杀狗的方法抵御灾祸。如当风灾来临时,便将狗杀掉祭祀风神,以此祈求消除风灾。这种风俗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流行,至汉晋时期仍然存在。晋人郭璞在《尔雅·释天》注中就记载说,当时人们常在大路上剖裂狗体,以此来止风。

由于这种“磔狗禳灾”过于残忍,以后人们又将祭祀用的狗改为“刍狗”,就是用草编织的狗,外面穿上花衣服,放在神灵面前致祭禳灾。祭后将其丢弃在大路上,任过往的车马行人践踏。至近代,这种“刍狗禳灾”的习俗在我国大陆已基本绝迹。但在台湾的金纸店里,至今仍有竹条扎制、外面糊纸的“天狗’出售,供人们买回去焚化禳灾。

随着“禳灾法”的发展,古人又进一步认为“鬼魅忌狗”。不管什么妖魔鬼怪,也不管它们如何伪装,都害怕狗,在狗面前都会现出原形,因此古人又常用狗来镇妖辟邪。传说古代有一种叫“九头鸟”的妖物,本来长着十个脑袋,因被狗咬去一个,故得“九头鸟”之名。春夏之间,每遇阴雨天气,“九头鸟”便常从村庄上空飞过。因其一颈被狗咬伤,经常滴血。它的血滴入谁家,谁家就要遭受灾殃。对付它的办法就是把狗请出来,因为九头鸟最怕狗,一见村里有狗,它就会远远避开。南朝时期,人们认为“九头鸟”常在正月里飞过,所以这个月每到夜晚,家家都要举行一系列的攘除活动,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捩狗耳”——扭狗耳朵,意在警醒它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驱除“九头鸟”等妖魔鬼怪。

此外,用狗血驱除妖邪也是过去民间常见的习俗。我国汉代就有“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的说法和“杀白犬以血题门户”的风尚。至明清,人们以狗和狗血镇妖辟邪的习俗仍十分流行。名医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就写道:“术家以犬为‘地厌\’(‘厌\’为压服之意),能禳辟一切邪魅妖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妖术》中就写了一个用狗血破解妖术的故事。

过去民间还有祈狗保平安的习俗。孩子生下来,为了好养活,有的父母便会给孩子起“狗剩”“狗蛋”等乳名,意在托狗保佑,让孩子长命百岁。孩子周岁或生日时,大人就给做一顶狗头帽戴上。

狗对人类有功,有时人们也想到该感谢它一下,于是便产生了敬狗的习俗。过去许多地方的农村,都要在春节这天“请狗”:在一个大盘子里放上年糕、馒头、窝窝头等食物,请自家的狗来吃。据说狗先吃哪样食物,哪样庄稼就注定在这一年丰收。而民间在每年腊月廿三祭灶王时,也不忘招待一下灶王爷的狗。这天祭灶的供品中,必有三样特殊的东西:一碟干稻草是替灶王爷喂马的;一碟粮米是替灶王爷喂鸡的;另外还有一个发面火烧,则是替灶王爷喂狗的。

在少数民族中,也有敬狗的习俗。如瑶族逢年过节吃饭时都要先敬狗,并且以狗吃过的食物为吉祥物。

在敬狗的风俗中,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敬狗和吃狗同时存在,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广东的雷州半岛。在那里,到处都分布着把守门户的石狗,体现了雷州先人对狗的崇拜。而另一方面,雷州人又吃狗成风。如此相互矛盾的怪现象,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和观念的冲突——因为雷州的敬狗风俗是当年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大量迁入带去的。而雷州本地人向有吃狗之风,这就形成了敬狗和吃狗两种民风并存的现象。

综观人类的“爱狗”习俗,总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和感伤。如果人类能抑制一下贪欲,摒弃那些迷信和自私,停止对“亲密朋友”的残忍杀戮,那么,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人狗情缘”,岂不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留“形”、留“魂”、留“人” ——原贵生带领村民再出发

新华社太原2月1日电(记者王井怀)“今年人均分红2100元,比上年多了400元。”1日上午,龙门村党委书记原贵生忙着给村民们分红。他说,2018年的目标是人均分红再提高1000元。位于黄河岸边的山西省河津市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伴着杀戮的“爱狗”习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