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记者 张建松 岑志连) 中国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联合考察3日圆满结束,联合考察队乘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考船,从莫克兰海沟返回巴基斯坦卡拉奇锚地。
在考察期间,中巴科学家在莫克兰海沟目标海域昼夜奋战,首次获得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微生物等第一手考察资料与样品,促进了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的莫克兰海域海洋科学研究,丰富了两国科学家海上合作经验,为进一步推动中巴海洋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联合考察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首次开展了跨越莫克兰俯冲带的高精度海底地震实验,更清晰地揭示了板块内部结构与地震断层特征;测量到的高精度海底地形反映出了莫克兰海底大断层与滑坡分布,获取的深海沉积样品,将用于识别重大古地震与海啸引起的浊流沉积事件。
联合考察促进了莫克兰海沟与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制的对比研究。中巴科学家利用采集到的可能揭示天然气水合物的“似海底反射界面(BSR)”,以及在海底冷泉处采集到的可能与甲烷渗漏有关的贻贝等生物、沉积物与孔隙水样品,将深入研究莫克兰海底与南海海底的水合物产生机制的异同。
联合考察还促进了莫克兰海域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巴科学家通过物理海洋、海洋生物与海洋地质的综合观测实验,获取了反映莫克兰海域上升流、缺氧带、藻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初级生产力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对研究莫克兰海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至关重要。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乌梦达)记者从北京市纪委了解到,近日,北京市纪委、天津市纪委、河北省纪委联合印发《京津冀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推进监督工作机制》,建立京津冀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推进监督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