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连发禁令,狠刹“四风”问题,还定期通报违纪处理情况,通报材料上有名有姓,一件件案例翔实具体,令人警醒,引人深思。
从纪检监察机关统计的相关数据中,从各地接连曝光的典型违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起点,我们党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过去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在作风建设上取得由浅入深、由量到质的重大成效,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病原体”犹在,还存在复发反弹的土壤。一些党员干部仍心存侥幸,在作风上或观望动摇,或依然故我,对党纪和规矩缺乏敬畏之心,正风除弊依然任重道远。
如何把好廉政关,树立良好形象,过一个文明、廉洁、祥和的春节,成为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清廉过节关键要吃得“四味菜”。
一曰“酸菜”。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现实当中,由于对金钱、物质的无限欲望以及与他人的攀比心理,使得部分干部在企业老板面前感到“很寒酸”。“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个物欲横流,诱惑极多的年代,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做人的底线,慎独慎欲,自律自省,尤其在年节之际,不怕别人说寒酸话,过一个节俭廉洁的春节。
二曰“甜菜”。春节期间,也是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而凡在生产、生活、交通、餐饮等诸方面发生安全事故的,多是以安全意识的缺失为最直接因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祸”。防止“人祸”,时时小心不为过,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未雨绸缪,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让群众尝到过节的“甜味”,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确保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三曰“苦菜”。“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困难群众的春节如何过,当是党员干部时刻牵挂于心的。困难群众生活中面临的每一道难题,都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指数”。在新春佳节,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关怀绝不能放长假。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群众疾苦,积极参与访贫问苦活动,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曰“辣菜”。过节之际,正是“四风”问题的高发期,也是群众关注干部作风的焦点期。为此,在春节期间,党员干部尤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自觉接受群众辛辣的批评,严格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用群众的辣言辣语唤醒纪律意识、责任意识,让遵守纪律、廉洁过节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新闻推荐
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宣布挤出GDP“水分”,不再重复统计注册在当地、但未在当地生产的企业的产值,将2016年的GDP从10002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天津主动“挤水分”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舆论认为,自曝“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