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先回家、旅游娱乐、健身过年……戊戌狗年的春节期间,“互联网+”、健康、智能、品质等新消费元素凸显,一批新兴的过年方式被催生。
身未动,货到家
人未到家,年货已到,在深圳工作的陈小姐节前网购下单,快递比她先到家。每年春节回家,陈小姐要给一大家子人都捎点年货,下了飞机转大巴、出租,历经奔波才能到家。然而今年她的春运回家路却走得很轻松。
“农历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妈就在家收到了我寄回来的东西,比我还提前到了一天。”陈小姐说,以前返乡总要拖着一只巨大的箱子,又累又不方便,现在有了发达便捷的物流,自己省事多了,“爸妈收到了按摩仪、姐姐收到了保养品,家里老一辈的人还尝到了我寄回来的丹麦啤梨。哦,还有我给全家买的一大箱干果。”陈小姐说,拎着自己随身的行李小包就返乡了,今年春节这一趟走得格外潇洒。
互联网+服务,细致到头发丝
虽然快递放假了,但为了争夺春节消费市场,一部分电商平台并没有打烊。春节期间,90后姑娘甘甜就在网上给自己团了一张美发券,“原价388元,现在春节活动只要188元,太划算了。”甘甜通过微信联系到店内的美发师,预约了烫头发的时间,年初六中午,吃完午饭直接在约定的时间赴荆山路一家美发店做了头发,一点时间都没浪费。
春节期间,记者发现,一些电商平台仍然在给下单的客人进行配送。一名私家厨房的店主认为,电商和服务类平台“不打烊”必须依赖快递等服务行业劳动力的充足供给,这也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表现。这个春节,一些企业、作坊供给能力提升,这既是适应市场变化,也是对长假巨大消费潜力的挖掘。
用运动拥抱新年
大年初一,市民王先生就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跑步路线图。从去年秋天,他开始坚持每天跑步,短短几个月,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跑步爱好者。
如今,“互联网+体育”催生了众多运动类APP,线下运动、线上分享,在社交圈晒运动成果,这种全民健身的“新模式”在这个春节也格外引人注目。“每天跑一跑,心情都变好。亲友团聚的时候,我还向好几个人推荐了我用的这款跑步APP呢,大家人手下载了一个,以后用起来方便,交流互动起来也能更频繁了。”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市民在健身参与度上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智能手环,一大主要用途就是监测个人运动数据和健康数据。长假期间,记者在一些体育器材用品商店里看到,不少人在给自己添置新年的健身装备、运动衣、运动鞋、篮球、球拍等等,拥有一副好身体、好身材,成为了很多人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
新闻推荐
许爱香是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家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她在十年内先后寄养照料过五名福利院孤残儿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现在,她已受山西太原社会(儿童)福利院招募,成为了特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