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忠
无论你有多么不舍,这个春节还是要过去了。节日里,我们和家人团圆,与朋友相聚,享受过各种美食,观赏过各种美景……当这一切慢慢结束,你的内心是否泛起一丝波澜?
过年,别有一番感悟在心头———
一
节日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亦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现。我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56个民族,自然也是世界上节日较多的国家之一。一些约定俗成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比如春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1949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即,在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后)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虽然我国使用了公历纪元,但是人们过春节的兴致和氛围丝毫不减,迄今为止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感情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寄托。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我国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阖家团聚、敦亲祀祖、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的日子。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过节尤其是春节极为重视。2006年把春节列为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假期是一年中最长的法定假期,春运、春晚、团拜、送温暖等都成为各级各部门的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人们千里迢迢也要回家过年(除了一些离不开的岗位坚持上班外),倾诉相思之情,驱去想念之感。那些海外的华侨也在异国他乡尽情欢度这一传统节日。
二
近年来,国家又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增加三个小长假。
我国的这些传统节日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比如春节,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自己的家与亲人团聚,购年货,贴春联,放爆竹,包饺子,不亦乐乎;把酒问盏,品尝佳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表达对过去一年成就和收获的喜悦,对未来一年的憧憬期盼,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祝愿。过节期间人们拜年,互致问候,拉拉家常,叙叙友情,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或利用假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加油充电;或一家老小相偕出游,放松身心,领略神州名胜古迹,纵览祖国美好河山。国家一再提倡坚持移风易俗,与时俱进,过一个文明、祥和、节俭、欢乐的春节。至于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法定的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老人节等,其意义和内涵自不待言。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确立了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2015年又有三个法定纪念日确定,即9月3日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的烈士纪念日;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通过设立这些节日,开展隆重的纪念活动,目的在于教育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在于使国民勿忘国耻,尊重生命,珍爱和平,坚持正义,把握未来;在于教育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不忘革命传统,珍惜幸福生活,发奋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在于使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过好我们中国的节日,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习文化、了解历史、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的良好契机。几千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了优良而光荣的传统。这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豪的,也是需要华夏儿女世代传承弘扬的。
新闻推荐
29个部门发布实施31条惠台措施 国台办:开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据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查文晔刘欢)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9个部门,于2月28日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