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须虫
新学期,杭州上城区和拱墅区的孩子,不光可以享受推迟上学,还能提前上床睡觉。上城区规定,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9点,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10点,如果还没有做完,对剩下的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不做。而拱墅区将在新学期开学那一天,向全区初中生家长发出倡议书:晚上10点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写完,孩子可以不做,只要家长签上字,第二天交给老师即可。(3月1日 中国新闻网)
减轻学业负担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怎么减却不只是量与时间的问题。一直以来,作为巩固学习的手段,做作业的量与时间,也被当成衡量学生勤奋的尺度,以及教育竞争的方式,这也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难以实质减轻的问题症结。
杭州两城区教育部门制定中小学生作业过时不做的规定,或许受到学生的欢迎,却未必会得到教师与家长的认可。对于老师来说,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提高知识,做不完的不做可能会影响效果。而对于家长,可能会更担忧,一般来说除了作业量特别大之外,作业耗时长的往往都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果做不完可以不做,则可能掉队越来越远。显然,放到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样的倡议可能会看起来很美。
减轻孩子学业负担,既要兼顾所谓竞争的公平性,即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同龄孩子的作业水平都差不多,还要兼顾作业能够保障学习质量。一定程度来说,杭州教育部门所倡议的“作业过时不做”,更大的意义在于试图为孩子设置一个共同的底线,更好地缓解学校及家长竞争的焦虑,的确值得肯定。
当然,要想得到学校与家长的普遍响应,恐怕首先还需要教师与家长转变观念,告别对题海战术的盲目依恋,给予孩子更宽松的成长和学习环境。其次,要着眼于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学习效率,消除减负影响学习成绩的担忧。
一方面,要求教师作业设计更精简、更贴近学生实际,减少类型重复的作业,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不搞面面俱到、大水漫灌,真正地减有余而补不足,短时间内完成,但不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家长更好地看待和辅导孩子做作业,引导和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督促孩子补短板,提高针对性和完成作业的质量,而不计较一天两天作业量的完成。教育管理部门在建立学生作业负担标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作业负担的动态监测、作业质量评估,据此进行规范、引导与激励,加强家长陪伴、辅导孩子课业方面技能的指导。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九旬台湾老人赵东发离开大陆故土70年后,几经寻亲,骨肉团圆的夙愿终于得偿。2月28日,从台湾飞抵大陆的赵东发与居住在江苏苏州的妹妹久别重逢。兄妹俩紧紧相牵的手,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