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晓霞携孙儿出场,嘴里嚷嚷没人带,实则显摆。想当初,她央我们出面当恶人,规劝儿子放弃外地女友,那时梨花带雨苦兮兮,较眼前眉眼藏笑的她,真正此一时彼一时。
晓霞乃资深律师,同学们那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她。她讪笑着解嘲:“哪有父母拗得过孩子哟,到了那天你们都会明白。”
其实,晓霞的媳妇配她儿子绰绰有余,只是人家女孩是福建人。当时,女孩为爱情奔赴湖北,晓霞不感动,还唧唧歪歪不待见。深究,不过担心媳妇哪天不小心拐走她儿子,再则就是怕过年过节去谁家的问题各种纠缠。既然生米尚未煮成熟饭,那就抢抓计划做最后努力,能拆就拆。结果呢,她儿子非那女孩不娶,女孩也坚决紧跟。晓霞发动所有亲朋好友轮番当说客,皆无功而返,最后只得由他们去。
晓霞之所以忌讳这些,皆因自己深受其累多年,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自己没远嫁,但老公是外地人。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分配本需遵循从哪来到哪去原则,但学校被他俩感动,声称可以破例,成全他俩。可就在那节骨眼上,她的现任公公不声不响,顾自收拾好儿子的行李往火车站赶。两人负气分手,各自回家。之后,上演各种忘不了、放不下桥段,两边老人遂放下嫌隙,成全他们。晓霞结婚的底线是不离开家乡,两地分居非长远之计,她老公只得离开父母奔她而来。
为此,晓霞总感觉亏欠夫家,每逢过年,早早就去公公婆婆家。一年两年,晓霞父母还能理解,久了,父母便不高兴了。当年,自己费尽心力将男孩调过来,促成秦晋之好,可过年连人影也看不到,老人心里这个梗儿过不去。虽说家里还有儿子媳妇,但晓霞打小受宠,俩老如何放心得下。
晓霞夫妻无数次修订过年流程。虽说两地车程不过三小时,但终归没有城南城北方便。夫妻俩总想着自己苦点累点没啥,两边老人高兴就好,可谁家先谁家后成了老大难,还得兼顾一奶同胞兄弟姐妹。夫妻俩总而言之,出台流程修订版本无数,也难以慰藉两边亲人。直至两年前,晓霞父母驾鹤西去,这一问题才不破而解。可那些痛,像尚未结痂的伤疤,揭一次疼一次。所以,为了儿子以后不当“夹心饼干”,她决意将黑脸唱到底。
拆婚失败,晓霞很久都不待见儿媳,直至孙子出生,亲家在年关主动过来拼年,晓霞心里的伤疤才算彻底痊愈。
吃完团聚饭,晓霞一刻儿也没敢耽搁,说亲家坐晚上的火车,她得回去收拾收拾接驾。
其实,儿女在哪哪里就是家。长辈能认识到这一点,亲家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近嫁远嫁又何妨?
新闻推荐
春节串门,在婶婶家我又见到了堂妹。连续三年,堂妹都是独自带着女儿回娘家过春节。堂妹的公婆家在1000多公里外的南方农村,那里山高地远、异常偏僻,据说出个门都不容易。而娘家住在集镇上,离市里很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