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胜利路东四里的周经建是小区的一名楼栋长。她十余年如一日地坚持清扫小区卫生,成了附近有名的“扫地师傅”。不仅扫地出名,周经建还喜欢乐于助人,是一位让小区居民称道的热心肠。
●坚持扫地十余年
13日,记者来到铁路社区。在与约定采访时间晚了十余分钟后,周经建满头大汗赶了过来。原来,周经建从医院送丈夫回家时,在小区内见到路上有宠物的粪便,于是,她又折道回家拿起扫帚去清扫粪便去了。
见到小区有垃圾,她就会去清扫。在东四里小区,周经建义务清扫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1999年,周经建从铁路上退休。此后,她就开始在小区进行义务清扫。
“我们小区是无物业小区,原来小区是没有人搞卫生的。”谈及在小区义务扫地时,周经建说,看到小区脏就感觉不舒服,所以就自愿地拿起扫帚去清扫。
东四里小区有居民楼15栋。在该小区采访时,提及周经建,大家都熟悉,居民们对周经建的扫地行为表示夸赞。
“她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天天坚持清扫小区卫生,已经有十多年了。”居住在该小区11栋一单元四楼的罗老师是十九中的一名退休教师。对周经建义务清扫小区,罗老师予以了夸赞。
“虽然去年开始环卫进小区了,但每天只要看到还有垃圾,她就会拿起扫把去清理。”铁路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说。
“有居民看到我还在扫地就开玩笑说,‘人家(环卫)扫地是拿钱的,你又不拿钱,还做什么?\’”周经建说,她扫地只是为了自己快乐。
“扫地的扫帚都是我们单位赠送的。”记者见到,在周经建家房子一侧,还堆有一些用坏的扫帚。
“她是扫地出名了。”对周经建义务扫地,她丈夫曾畅凡笑着说,在小区内外,人家喊她“扫地师傅”。对于周经建长期坚持义务扫地,他表示支持。
由于周经建的热心,2011年,她被居民推选为居民楼栋长。如今,楼栋长这一当就是7年。
●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铁路社区负责人说,东三里有位住户住在一楼,该户主老太喜欢在外面烧火煮饭,还经常捡一些破烂和柴火回来堆在门口,引起很多居民不满。
“这位老太谁的话都不听,就听周经建的。”该社区负责人说,在接到居民反映后,社区就请周经建出面进行劝说。
“我以前是住东三里这位老太家隔壁单元的二楼。”周经建说,她和丈夫经常关心帮助这位老太,帮她清理乱堆的垃圾、帮助她疏通过厕所,经常送衣服给她。所以,老太能听得进她的话。
“我就跟她讲了,不要在外面烧火,这样很不安全。一旦有风,火星或许会引起火灾。”周经建说,她还跟老人家讲清了在门口乱堆垃圾很不卫生等道理。后来,老太也没有在外烧火煮饭了。
2014年,周经建母亲去世后,她把家里的好衣服及一些家具都送给了这位老太。虽然不住东三里了,但周经建仍会在义务巡逻时,习惯性地要去这位老太家里看望她,并询问她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同时,她还会帮助老太清理一些无用的垃圾。
周经建不仅义务扫地受到居民称赞,她乐于助人也获得了居民的好评。小区11栋一单元四楼罗老师说,由于上了年纪,儿子又远在云南,有时候他买米、油等拿不动,周经建看到后都会主动上前帮忙,帮他送上楼。
“小区里遇到老人家不方便的,她都会去帮忙。”罗老师说,他时常看到周经建帮老人家提东西。
2015年,因周经建丈夫患病需要经常跑医院,为了看病方便,她家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该小区有位姓余的居民腿脚不方便,有次去铁路菜市买菜,周经建当时跟丈夫正开着三轮车去医院看病,她看到后赶紧喊丈夫停车,把这位居民送到菜市。不仅如此,她还给这位居民留下电话,告诉她要去菜市买菜的话,可以给她打电话。
“他们夫妻俩都是小区的热心肠。”小区居民说,自从她家买了三轮车后,小区居民买菜或者买东西的,他们看到后都会帮忙载一程。
“做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去做好事。”周经建说,她只是为小区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同时,她表示定会把好事持续做下去。记者陈晓东
新闻推荐
巴特尔,男,蒙古族,1955年2月生,辽宁康平人,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政府主席2016-2018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