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盖幸福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出现的“盗挖填埋冻肉”事件,除声讨当地村民唯利是图、戕害正道之外,当地政府“半作为”行为也应得到反思和纠正。
过去,我们经常反对“不作为”和“乱作为”。在这起事件中,“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板子,往地方政府身上打,显然不客观:据当地县委县政府回应,红河州金平县打私办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协调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将查获的涉私冻品作无害化填埋销毁。为防止盗挖盗掘,混入烧碱并使用混凝土进行覆盖填埋。公安部门安排民警进行3天全天候值守,待混凝土凝固后撤离。
对于冻肉走私,稽私了吗?稽了。销毁了吗?填埋了。填埋后,蹲守了吗?蹲守了。结果呢?让附近村民盗挖,流向市场,并形成持续2年多的违法产业链。
前面工作都做了,却换来个“触目惊心”的结果。按照“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原则,金平县前面一切作为,等于白费。这是“半作为”酿成的苦果。凡事都去干了,但最终结果是没干好。
行百里者半九十。金平县发生的恶性事件,正是这句话的深刻诠释。“半作为”,等同于“不作为”。甚至,比“不作为”的诱发危害还要大。“不作为”,是显而易见的缺位。“半作为”,占着作为的位置,也有所行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却干成了半拉子工程。反过头来,再让别人收拾烂摊子,有的还需重新返工,花费人力物力更重。更严重的是,“半作为”容易养痈,遗患多多。
我们日常生活中,“半作为”并不少见:老旧小区整治,把路面刨开,回填修补却草草了事,影响美观和使用;非机动车道上被人吐槽的隔离桩去除了,路面要么留个坑,要么留个螺丝,成了绊脚石,留下安全隐患;农村厕所改造,只管改不管修,不管抽,有的农民改完就不用了,成了摆设……
与云南红河盗肉事件相比,上述常见的都是小事情,但这些小事情,影响着百姓正常生活,影响一座城市的形象和管理质量。“半作为”产生的原因,一是作为没有一做到底,二是作为方法错了,导致后面推不下去。“半作为”产生的原因,有的是能力问题,更多的是责任心问题。
回到事件本身去看,正如很多网友反问的一样:为何不把冻肉搅碎?为何不探索其他销毁方式?为何能流向市场?为什么被盗挖了再埋,还在同一个地方?“半作为”和小范围内的良知集体崩溃,酿成了长达两年多的荒诞。这时,需要法律和监管变身最后一道屏障,抵御崩溃,坚守底线。
新闻推荐
5月11日,火宫殿臭豆腐传承人何谷良正在搅拌卤水。潇湘晨报5月14日报道,说起长沙的特色小吃,不能不提臭豆腐。外皮酥脆、香味独特的臭豆腐是不少人的“心头好”,不过,作为民间小吃的“扛把子”,臭豆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