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到遵义综合保税区了解情况(周永叙 摄)
5月21日,新蒲经济开发区内的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组装A车间,700多名工人麻利地完成焊接、测试等工序后,将包装好的手机送进成品仓库。“车间有12条生产线,能生产几十种型号的手机,每天产量在5万台左右,全部订单销往欧美和东南亚。”车间生产经理杨华兴说。
智能手机遵义制造,在4年前仅仅是一张规划图。但就是这短短4年的时间,遵义实现了从“空白”到“赶超”,从“种子”到“大树”的产业“蝶变”。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记者在遵义市新蒲经济开发区寻找到了答案。
2015年底,财富之舟将总部从深圳搬迁到新蒲经济开发区,从此开启了企业在遵义的发展新征程。财富之舟生产的手机、智能穿戴、智能终端、车联网与物联网设备等主要产品,出口销往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2016年和2017年,财富之舟两年共计总产值107亿元,出口量达95%。杨华兴认为,公司产品出口量高,与新蒲经济开发区的通道建设分不开。
新蒲周边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向北,借道黔渝新欧国际大通道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借力渝桂黔等地合作,构建南向通道;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乌江航道借船出海驶入“海上丝绸之路”;向西,经过杭瑞高速公路和贵昆铁路进入印度洋。毗邻的遵义新舟机场,配套提供国际国内航空物流服务。
除了便捷的通道,“我们(对企业)的服务,不止是‘一站式\’,也不是‘保姆式\’,而是‘妈妈式\’。”在遵义综合保税区,新蒲经济开发区办公室主任付礼峰说,在其招引的企业中,最快的2个月就实现了投产。他们对入驻企业的服务,就像对“亲儿子”一样贴心周到。拿配套设施人才公寓来说,布局时会考虑企业的方位,突出企业员工上班的便利性,从一切能想到、做到的地方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在政策扶持方面,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冲破,而是尽量弱化“输血”,在引导和培育上深耕,力争企业早日“造血”。其智能终端产业基本实现了全产业链建设,在新蒲经济开发区,只需要2个小时即可采供齐全的一整部手机配件。
销售渠道畅通了,随之衍生出了新业态。新蒲经济开发区“长”出了供应链管理公司,专门为智能终端企业提供采购、出口、物流等服务,让企业不用担心“前端”和“后端”的事,一心一意抓生产。
这种新业态很有发展前景。贵州海易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梅华松透露,公司2017年3月开展业务以来,目前的营业收入已达数亿元。尽管如此,梅华松和团队最近又有了新动作:“我们准备扩大公司规模。”原来,位于新蒲经济开发区的遵义综合保税区已通过国家验收,即将封关运行,“以后直接在遵义就可直接出口通关了,很方便。”
出口通道的便利化,吸引了一大批智能终端企业“扎堆”经济开发区。“目前,已有以手机为主的智能终端及配套企业100余家。”付礼峰说,去年,新蒲经济开发区经济总产值236.1亿元,外贸总额9.6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遵义在智能终端制造上将实现年产3亿台手机和平板电脑、2亿片(块)触摸屏和集成电路板、1亿台(套)可穿戴和智能家居设备的“321”目标,智能终端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 智能终端产业基本实现了全产业链建设,在新蒲经济开发区,只需要2个小时即可采供齐全的一整部手机配件。
● 新蒲经济开发区供应链管理公司,专门为智能终端企业提供采购、出口、物流等服务,让企业不用担心“前端”和“后端”的事,一心一意抓生产。
● 位于新蒲经济开发区的遵义综合保税区已通过国家验收,即将封关运行,吸引了一大批智能终端企业“扎堆”经济开发区。
◎ 本版稿件由特约记者 孔芒 记者 罗森波 李荣泰 简放鹏 贾宝胜 陈俊宇采写
新闻推荐
5月23日,河北省宁晋县褚家庄村农民赵艳飞(右一)在自己的画室指导当地农民绘制工笔画。近年来,中国工笔画之乡——河北省宁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