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培养孩子思考习惯 这所学校办了个儿童哲学与教育研讨会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5-27 18:56   https://www.yybnet.net/

一个4岁的孩子平均每小时会问20-30个问题,而当他们上学后这个数据为什么就急剧下降了?

 “聆听稚语 倾注童心”儿童哲学与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举行。 本文图片均为协和教育中心供图

5月27日,由协和教育中心主办,上海市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协办的“聆听稚语 倾注童心”儿童哲学与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举行。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英法三个国家的知名哲学教育专家分享经验和交流,吸引了上海80余家幼儿园和50多家中小学近500人参会,这是全国首次举办如此规模的儿童哲学教育盛会。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简称P4C)致力于发展儿童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培养儿童主动思考的习惯。在儿童哲学探究活动中,将批判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式思维(Creative Thinking)、关爱式思维(Caring Thinking)、协作式思维(Collaborative Thinking)四种思维方式培养融合。儿童哲学课程关注点并不是要让孩子们掌握非常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和哲学命题,而是培养孩子们的思考习惯,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在课堂讨论的具体话题上,更多聚焦于“我和自己的关系”“我和他人的关系”“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等和孩子们的生活能够发生强烈链接的话题。

会上,专家们分享了儿童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童世骏在其演讲中,特别指出儿童哲学的核心是儿童和他们的长者都参与一个以“讲理”为核心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理”不仅表现在“说理”,而且表现在“听理”(为自己的主张提供理由)以及“行理”(让自己的行动听从内心认可的正当理由的引导)。

英国“儿童哲学教育推进及研究中心”创始人之一Roger Sutcliffe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一个4岁的孩子平均每小时会问20-30个问题,而当他们上学后这个数据为什么就急剧下降了?儿童哲学教育把学校的诸多学科引升为哲学“小问题”,重视倾听儿童的稚语,引导孩子思考和提出问题。”

会议现场

协和教育集团总督学顾问Trevor Higginbottom,与上海市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占盛丽博士,说明了儿童哲学如何能够在学校和幼儿园真正得以实施,使“课程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发生的变革。目前,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与上海海富国际幼儿园集团合作开展了行动研究项目,通过沉浸式观察/观课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儿童哲学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影响,并详细呈现了海富幼儿园集团开展儿童哲学课程中支持教师发展的课程管理模式。

新闻推荐

高空抛下14个灭火器和一辆自行车 9岁孩子肇事家长不承认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号5月26日消息,从4月20日开始,江苏昆山市某小区内,楼上时不时会有酒瓶、玻璃杯、大砖头掉下来,砸在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培养孩子思考习惯 这所学校办了个儿童哲学与教育研讨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