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优惠套路多 流量消耗快“流量陷阱”频遭网民吐槽

来源:南国今报 2018-06-22 16:07   https://www.yybnet.net/

加阅读

“全国流量任性用”“不限量、更畅快”……日前,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以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流量越来越旺盛的需求。用户是否真正享受到了其带来的红利?记者展开调查。

限制性条款的标识需醒目

近日,有用户在网上抱怨自己购买的4G网络不限流量套餐,在每月使用超出一定流量后,上网速度会变慢,打开网页需要等待几秒钟,甚至连登录微信都很困难。打电话给运营商客服却被告知,若想要恢复到4G网速,还需要额外购买流量加速包。

相关电信专家表示,用户使用流量达到一定上限后之所以会被限速,是因为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建设未达到为每个人开放无限流量的现实,运营商只有通过限制网速,才能保证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专家的解释,用户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不限流量”的字面意思就是“无限使用流量”,运营商在其中加了“限速”等前置性条件却不加提示,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行为。

业内人士透露,运营商为了发展新用户数量,确有存在消极告知不限流量套餐存在限速条款的情况。记者分别打开几家运营商的官网,发现不限流量套餐的广告均被放在首页最显眼位置,但达到一定流量后会被限速的字样隐藏在海报角落,并不醒目。拨打客服电话办理有关套餐时,客服人员也未主动向记者提示合同中有“限速”这一条款。

日前,工信部明确要求运营商规范宣传:“要高度重视当前‘不限量\’套餐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全行业立即开展自查工作,切实规范此类套餐的宣传推广行为,不得夸大宣传,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

定向流量套餐也有套路

还有不少用户吐槽,运营商推出的定向流量套餐中,也存在类似套路。比如,某视频网站与某运营商合作推出定向流量套餐,在广告中号称用户使用该视频App时,不会产生任何流量费用。但仔细阅读套餐合同条款,免费的只是观看视频所产生的流量,却不包括App中图片、文字、弹幕、第三方广告加载过程中产生的流量。在没有任何提示之下,用户的流量费存在不降反升的可能。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运营商即使在套餐办理合同中有不限量流量使用前置条件的条款,但如果没有在用户办理时加以提示,或者在合同中对该条款没有特别标注,也属于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运营商会偷用户的流量吗

“曾经1个G的流量够用一个月,如今却挺不过15天。”许多用户质疑手机流量的“非正常消耗”,认为运营商在流量计算上“耍花招”。

运营商真的会偷用户流量吗?浙江省质监局和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曾做过一个通信流量检测试验。在3台多制式无线通信上网流量监测器中,随机插入三大运营商SIM卡下载同一文件,从检测结果对比来看,与运营商提供的流量统计几乎没有区别,由此可见,运营商偷流量的可能性并不大。

朱巍说:“用户之所以感到流量跑得快,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应用为及时提醒用户更新和推送各类消息,往往会选择后台自动连接网络,流量便会悄无声息地被消耗掉。此外,木马病毒也是导致流量偷跑的元凶之一。”

朱巍建议,运营商为取得用户信任,应将通过监管部门审核后的网络通信协议向用户公开。同时,用户也不要通过非法途径随意下载App,以免感染消耗流量的手机病毒。

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在高速公路发现高度腐败无名女尸 江西婺源警方悬赏征集线索

协查通报2018年4月16日11时许,在G56杭瑞高速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境内路段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的未知名尸体。现将尸体情况通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优惠套路多 流量消耗快“流量陷阱”频遭网民吐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