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年
在洛阳龙门石窟,石刻的莲花是最常见的。观音坐着莲花,窟顶雕着莲花,佛手握着莲花,背景装饰着莲花,化生童子坐在莲花里……这些莲花有的含苞未放,有的已盛开,有的亭亭玉立,仿若有风拂过,曼妙娇柔的姿态依旧鲜活。
静观这些莲花,有些是用简单的线条刻画在石头上,有些则是采用难度更高的浮雕技法。或许在千百年前,这些莲花是涂有色彩的,但经过无数次的风吹水蚀后,颜色都已褪去,露出了石头的本色,有些莲花的轮廓已经变得模糊,但风韵犹存。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坚硬无比的岩石上,莲花雕刻只是冰山一角,大到近20米高的人物雕塑,小到几厘米高人物嘴角上的微笑,都要精雕细琢。莲花的雕刻,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要考虑它的位置,形与态,还要考虑到整体洞窟内容的表达及审美。洞窟雕刻不像平面作画,它要让平面变得立体,让画面变得层次分明,更加鲜活,每个工匠定对美术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对力学原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工匠已经变得不再简单。皇家石窟的选匠,一定是全国最好最专业的工匠。
有一石窟的修建,据史料记载,前前后后一共耗时24年,耗费8万个工,可见营建石窟工程之大,之艰巨。试想一下,把一金属凿具抵在坚硬的石头上,用锤猛击,火星一闪,却只能凿出一道几毫米深的痕,按这样的工程进度,开凿、雕刻一个长宽二三十米的洞窟,得要多久?有些参与工程的工匠,来的时候或许正青春年少,完工时却已两鬓斑白,有很多工匠甚至没能坚持到24年,34年……如今依旧可见一些尚未完工的石窟。而有些技艺靠的不是力气,一个小小的莲花瓣,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凿掉,这种毁坏是不可逆的,无法复原的,这便要求工匠特别用心。每雕刻一个花瓣,或者莲叶上的每一条细小的纹路,都要眼到、手到、心到,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工匠。
工匠们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顽强毅力、无穷尽的智慧,完成了一项项堪称奇迹的伟大工程,他们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石窟的震撼凝聚着匠人的心力。人们在跪拜的时候,都会仰视着面前的神灵,他是否留意到旁边那朵莲花的存在,留意到是谁让信仰变得如此真切。
一朵莲花,一颗匠心。走进洞窟,步步生莲,步步匠心,每朵莲花,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我想,没有谁比工匠体会得更加真切了,他们沉默着,叮叮当当,一锤锤落下去,恰到好处。汗水,一滴滴淌下来,浇灌着信仰。终于,莲花盛开在了石头上,开成了匠人心中的模样。
观古察今,想想现世的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桥……中国匠人总能给世界带来奇迹,古代匠人的基因已经潜移默化地遗传给了后人。中国匠心,就像盛开在石头上的莲花,千年不败。
新闻推荐
日前,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对节能汽车,减半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