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常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在横山镇石山村,就有一位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认真履职、不辱使命,扎根基层、带头干事、为民服务,他就是石山村支部书记——刘春明。
抓基础建设新农村呈现新亮点
日前,当记者走进石山村时,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脱贫攻坚述职恳谈会,村支部书记刘春明和驻村工作组面对面向群众述职,“晒”出这一年来的工作举措、取得的成效,并接受群众现场质询和评议。村里只要开大会,横山镇石山村村民何桂琼都会来参加,她说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干部工作情况,也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我觉得刘书记这个人好,随时随地都为我们村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各方面想的事情都周全,我很满意。”何桂琼告诉记者。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2013年,刘春明当选为石山村支部书记,走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解决路的问题。过去石山村道路坑坑洼洼,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为切实解决修路资金,他在努力争取外援的基础上,自己带头捐款2000元,并发动村民积极资助村道路建设,这样一来,年底村里2公里的组道路就全面完成了硬化,村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
“当时看到这个道路特别的烂,很恼火,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拉不出去,外头的人也无法进来收购,农民购买的物品也拉不进来。我们就组织村民开会、商量,每家人投点资,把这个水泥路修起,让我们老百姓也走上幸福路。”刘春明如是说。
谋产业发展老百姓找到新富路
“只有群众富了,贫困户少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了,工作才算是做好了。”2014年,石山村被评为省级贫困村,刘春明心里非常清楚,要想脱贫,必须依靠产业发展。经过多方考察,2015年,村里通过引进业主发展莲藕产业促农增收。产业落地后,作为村支部书记,刘春明也积极帮助业主解决土地流转、水源等难题,并极力推荐贫困群众到合作社打工,帮助他们增收。
刘春明告诉记者,村里现在已经种植莲藕280亩,已经初具规模,村民每年能收入500元一亩的土地流转费,同时村民积极到莲藕基地务工,增加额外的经济收入。
干工作扎扎实实,为群众倾心尽力。不管是村民还是驻村帮扶工作人员,纷纷为刘春明这位村支部书记点赞。
“过去的荒山野地现在已经种植成了藤椒、莲藕,村里不仅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对村干部的工作地满意。”在谈到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村民赵成福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刘书记这个人,给我感觉是特别和蔼可亲,不管对村民,还是对我们帮扶队员非常关心,工作能力也非常强,想方设法给我们做好榜样,做好示范,使我们干劲更足。”谈到刘春明时,石山村驻村工作人员侯永全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的石山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产业发展等一应俱全,看到这几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对今年脱贫“摘帽”,更加信心十足。
(全媒体记者余坤洋)
新闻推荐
姜宝凤父亲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承包了二十亩土地,建起了生态农场。劳动闲暇之时,他把一方荒弃的田间地头开垦出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