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无证办学,禁止超纲教育、超前教学违规办学,叫停多项中小学生学科竞赛,严查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招生挂钩,这些措施均可谓打准了校外培训机构的“七寸”,堪称“史上力度最强”的全面整顿工作。此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表示,这次治理行动,就是要整顿规范教育秩序,减轻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主要是校外负担这一块,这项措施并不是要关闭校外培训市场,而是针对教育培训秩序而采取的,只是整顿违规的、增加负担、扰乱培训市场的部分。
然而,在利益巨大的蛋糕面前,校外培训机构想必不会愿意束手就擒,有关部门整治的力度与持久度也备受考验,从各地整改的实际来看,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整改不够积极,培训行为转为“地下”,暂时停业观望等整治“风头”过去之后又“死灰复燃”的现象并不鲜见。人们期待主管部门借这次整治的东风,通过制订和出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的相关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标准、培训行为、日常监管等作出具体规定,并做到动态监管、依法监管、从严处罚。
此外,对校外培训机构仅仅采用堵、查、撤、罚等“一刀切”的整改形式,并不能使减负之路走好,政府更应针对实际存在的学科学习差异化多样化需求,建立教育整体观念,将培训机构纳入统筹布局和规划,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这才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的题中之义。
新闻推荐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8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8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内蒙古决定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