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线职工风采录】“工匠发明家”刘勇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8-08-21 06:14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一辆集装箱货车驶入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连镇铁路项目部第一物资配置中心。3小时后,集装箱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铁路接触网腕臂自动预配平台。

“太好了!以后接触网腕臂预配不再需要我们出蛮力了。”操作工人将这个平台称作“变形金刚”,而它的设计者刘勇,是第一物资配置中心的一名普通技师。

42岁的刘勇,已经从事铁路电气化一线工作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接触网工程建设经验,拥有5个发明专利和4项科技成果,被称为“工匠发明家”。

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需要接触网系统提供动力。而接触网腕臂的装配,传统上以手工作业为主,费时费力。即使后来有了腕臂预配装置,仍然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

300多正线公里的连镇铁路,有1.6万余组腕臂装置。能否开发一套全自动腕臂预配平台?刘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快得到集团公司的认可。

今年初,连镇项目部成立了由总工程师牵头的“集装箱式自动预配装置”课题组,依托“刘勇青年蜂巢创新工作室”着手研发。

刘勇平日里担心自己知识储备不够,工作之余总是利用一切时间学习。遇到新的知识点,他会暗暗记下,想方设法掌握吃透。这次遇到的攻关项目,难度高、时间紧,为了早日出成果,刘勇边学边做,一头扎进资料库,夜以继日地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软件知识。就这样,几个月过去后,光是电脑绘制的3D设计图样就多达数百张,伺服器、传感器、机械手等技术选型更是多达数千种。

经过刘勇和开发团队3000多次的精密调试,前不久,“变形金刚”终于亮相。将腕臂预配由传统的手工作业向全自动、智能化方向转变,实现了“分散加工集中干,空中作业地上干,现场作业工厂干”的三大转变,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预配一组腕臂,第一代流水线预配平台,需15名工人、耗时8分钟;第二代半自动生产线,需7名工人、耗时7分钟。而现在,普通工人经过4小时培训就能上岗,3名操作人员,5分钟就能完成一组腕臂预配。检测显示,成品误差均在毫米以下。若人员轮换、机器不停,即可实现每天16小时工厂化生产,满负荷运行情况下,一个预配平台每天可完成近200组腕臂预配,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和产品质量。

新闻推荐

“北京大七环”来了!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正式成“环”

昨日12时,随着南六环外北京采育南站高速路口的徐徐打开,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大兴段)正式通车,标志着首都地区环线高速...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线职工风采录】“工匠发明家”刘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