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1%的受访青年担心无法陪护父母,没时间(68.1%)和人手不足(50.7%)被认为是陪护父母的主要困难。86.8%的受访青年期待社会为年轻人陪护父母给予一定的支持。
“80后一代的父母年龄大概在65岁左右。他们目前没达到高龄老人的年纪,还属于比较年轻的老人,主要需要子女在心理上给予陪护。但再过几年,就会需要生活上的陪护照顾。对于子女来说,这种压力会更大。”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分析,独生子女的父母年老后,对孩子生活上、心理上的依赖更大,对于独生子女来说陪护的压力也就更大。
专家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子女和父母可以更好地沟通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理层面的陪护压力。但对于独生子女一代来说,单纯依靠子女个人来完成陪护父母和父母养老问题是行不通的。因此,提倡通过社会化的力量来实行集体化、成品化和规模化的养老。这并非是让老人都去住养老院,而是在家中、在社区中形成一种规模化的养老。(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一带一路”主题系列电视动画片《丝路传奇》将于10月8日起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该片通过讲述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故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