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24日电 坐在上海地铁上,偶尔会突然“飞”来一张小卡片,你甚至看不清快速经过的派发者,却可能被纸片上印着的“物美价廉”的“短途游”路线吸引:130元能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豪华浦江游船……
上海多部门近日联合提醒:上述诱人的“旅途”,最后往往以随意变更行程安排、降低接待标准、临时加收团费、强制购物或消费甚至半途甩团等形式草草收场。
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张旗说,地铁里“非法旅游小广告”背后的经营主体是未取得旅游经营资质的“黑旅行社”,冒用国内知名旅行社招牌误导游客;招徕游客后,通过上车付款、微信转账至个人账户等形式收取费用;不签合同、不开具发票或收据。
近年不法分子还屡出“新招”:采取将非法营运车辆停靠在正规旅游线路附近、以部分线路报价接近市场价等手段混淆视听,并留下异地电话或网址躲避当地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外地游客更容易“中招”。在上海旅游部门23日最新披露的案例中,就有游客轻信地铁小广告中“国内知名旅游企业”“豪华游”或“无购物”等虚假宣传,等发现遭遇“李鬼”时又无凭无据,维权难度极大。上海申通地铁工作人员说,“非法旅游小广告”的派发往往集中在上海客流较大的轨交线路,南京东路站、人民广场站、陆家嘴站是多发区域。去年7月以来,相关部门收缴小广告300余万张、轨道警方拘留237人次。
专家分析,“地铁小广告”和非法“一日游”“短途游”是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多年“顽疾”。之所以屡禁不绝,违法成本低收益高、消费者举证维权难度大以及监管成本高是重要的原因。这需要城市多个部门、乃至不同城市的相关部门进一步密切配合。记者 陈爱平 黄扬
新闻推荐
“新升隆”轮蒙难80年前夕,一名烈士孙辈携妻从浙江杭州驱车千里来鄂,追寻先烈足迹,祭奠先烈英灵。湖北日报图193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