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新《科学》杂志刊登一张来自月球的照片 一群中国学生 “拍下”最牛地月合影

来源:南宁晚报 2019-02-22 05:48   https://www.yybnet.net/

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

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中,刊登了一张来自月球的照片,拍下这张地月同框照的摄影师叫“龙江二号”,它是伴随着嫦娥四号中继星任务发射的一颗小卫星。你知道吗?“龙江二号”的背后是一群中国学生。他们是嫦娥四号任务中最年轻的团队。

照片的创作者是一群中国学生

其实,在登上《科学》杂志之前,这张照片已经在国际主流媒体上广泛传播,外媒甚至评价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地月合影之一。而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是杂志右侧的那两排英文。如果不放大看,很难辨别出这是一群学生的名字。他们分别是韦明川、泰米尔、黄家和。

他们的20岁为梦想而生

外行震惊的是照片的美,但是负责人韦明川说,他们觉得更有意义的是他们成功地接收到了“龙江二号”的信号。这也是这条新闻更让我们心潮澎湃的地方,这群心怀宇宙的年轻人,中国航天最年轻的队伍,他们才20岁,就已经用一张照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们的未来,又将如何不可限量!

在他们的宿舍里,关于航天的印迹比比皆是。对这一群孩子来说,这里就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我们为梦想而生”,这个嫦娥四号任务中最年轻的团队,用一句霸气的宣言告诉世界,属于他们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追梦“嫦娥”的路上千千万万人共奋斗

在这条追梦“嫦娥”的路上,除了最年轻的他们,还有着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着的追梦人。

他们中的一些人,陪伴嫦娥时间最久,甚至在发射时距离塔架只有200米,却无法亲自目送嫦娥四号腾飞;还有些人,在大多数人都在为落月成功而欢呼的时候,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来不及庆祝,因为更大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嫦娥四号是一段旅程,它承载着一个个平凡人的浩瀚梦想,它记录着一个个为梦想拼搏的故事。也许,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在遥远的月球上,他们一起刻下的 “中国”,会永远闪闪发光!致敬,嫦娥人!致敬,中国航天!

人物介绍

韦明川

1991年出生,是嫦娥四号任务中,伴随中继星一起奔向月球的“龙江二号”小卫星载荷分系统的负责人。不仅如此,他曾经作为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由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紫丁香二号”。由此,他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总师”。

泰米尔

1996年出生,是“龙江二号”上相机的设计者。正是他设计研制的相机,拍摄了这张最美地月合影。设计开始的那一年泰米尔20岁,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龙江二号”卫星相机设计师。泰米尔说:“有段时间为了赶测试,每天后半夜还在研究所里工作,这是遇到的最大困难。应该是除夕夜前后那几天的一个深夜,我最后才终稿完成的。”

黄家和

1999年出生,承担“龙江二号”地面测控站的软件设计任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会自己去买各种元器件,从简单的拆卸组装,到后来的设计创造。这名别人眼中的少年天才,说这只是因为自己对航天的好奇和热爱。黄家和今年20岁,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龙江二号”卫星数据处理与软件设计负责人。黄家和说:“从神舟5号起,有直播的发射,我就算凌晨都是一次不落地起来看,是一个典型的航天迷。”

综合央广、《北京晚报》报道

新闻推荐

董天知抗日壮士 英气冲天

新华社记者王烁在河南省荥阳市老城南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三进院落内,矗立着一尊董天知半身铜像。这是山西牺盟会杰出领袖之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最新《科学》杂志刊登一张来自月球的照片 一群中国学生 “拍下”最牛地月合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