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雨
抵达苏州的时候,被雾霾遮蔽的夜空中闪耀着几缕微光,渐凉的秋风携着落叶游荡。走在街道上,唯一的印象就是静,一种有着温暖意味的静谧。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这一次于秋季而来,就是希冀发现一些别样的风景。
与闹市区仅仅数公里之隔,却没有参天的高楼,喧嚣的街道。几栋小楼散着灯火,两条猫咪从我脚边掠过,嬉戏打闹,风从梧桐树间穿过,掀起一份寂寥的声音,又带着些红烧鲫鱼的气味。
早上揉着惺忪的睡眼,穿上件外套,出门散散步,见识见识这苏州城的景色。一路走着,朝阳切过晨曦微凉的空气,肆无忌惮地散落。一个人散漫地走着,觉得初秋的苏州透着股静谧祥和,那抹温润的感觉能沁到心底,让人不知不觉扬起嘴角。
七拐八拐地走进一个无名小巷。脚下的青石板已被磨得透亮,右手边一排朱墙雕楼,应该是许久没人清扫,灰尘遍布,杂草从墙根处溜了出来,再往前走上几步,斑驳的大门和陈旧的石狮子映入眼帘,大门紧闭,匾额上“陈府”二字也模糊不清。看起来以前应该是个大户人家,但现在人去屋空,满目萧条。
刚想看看有没有入口可以进去一览全景,喧杂的吵闹声和笑声传来,一群旅游团的人兴冲冲地涌了过来。我只好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我总会固执地认为有些事物是需要一个人耗费时光去品尝的。茶酒美食,草木山河,越置身于喧闹处,越无法得其真意。
走出巷子,一间平房,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摇头晃脑地坐在台下,三两艺人,清喉拨弦,用的是吴侬软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赋与断井颓垣……”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好似一潭缠绵的春水,轻柔柔地漫入心里。
偷听了几分钟,刚想走的时候发现了一点好玩的东西,门边那道已经黯淡的墙壁上描着一幅簪花小楷,虽然被水汽氤氲模糊,但隐约看出是《洛神赋》——“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江南水乡孕育出来的灵性总是隐藏在寻常深处。
买了杯酒酿丸子,边喝边游览,直到走到江边,扶着江边的护栏,才恍然发觉已快要入夜的时候了,暮色开始一点点地往水天交接沉淀着,淡月在微黯的天空中现出半轮,晚风吹得渐寒,秋蝉鸣得萧杀,一艘小小的渔船伴着马达声开始往岸边返回。
秋天的迹象在夜晚总是格外明显,“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直觉得这边的秋天最有韵味,既不像北方那样过早地沾染上冬天的戾气,又不像南方那样早就将秋天的气韵输了个干净。这里总是一点点地过渡到萧杀的凛冬,带着小心翼翼的样子。
其实这一天完全是无心之游,无论是名胜之地还是寻常风景,我们都是用片羽光阴追求人事烟火,不要太多,一点点的味道,刚刚好。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就人大监督工作答记者问 今年生态环境监督重点在“水”
昨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