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另有要务 郭台铭卸任鸿海董事长 刘扬伟接任 鸿海人士:未来郭台铭也许还会卸任董事

来源:成都商报 2019-06-24 01:01   https://www.yybnet.net/

执掌45年后,郭台铭正式宣布卸任鸿海集团董事长。

6月21日,代工巨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317.TW,以下简称“鸿海集团”)召开股东大会。郭台铭最后一次以董事长身份出席股东会,并将于董事会后正式卸任。

鸿海集团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前董事长特助刘扬伟担任新一任董事会主席。

“他(郭台铭)有他认为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他(郭台铭)也不会再参与公司的决策,甚至有可能卸任董事”。随之,郭台铭一手建立的鸿海集团也将步入“后郭台铭”时代。

退

过去45年,郭台铭一直都是鸿海集团的唯一决策者。但6月21日鸿海集团股东大会上,他说,“我已宣布淡出鸿海,公司交给经营委员会九人小组,他们一定会做得比我更好”。

据人民日报报道,郭台铭宣布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党内初选,这意味着他不能再任企业董事长,加速了郭台铭的“退休”。他也在6月21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自己“另有要务”。

卸任

郭台铭的“计划”与“计划外”

董事会一开始,郭台铭就宣布了自己卸任鸿海集团董事长的消息。

据在场媒体报道,在鸿海集团21日的股东大会上,郭台铭登台后即表示“我已宣布淡出鸿海,公司交给经营委员会九人小组,他们一定会做得比我更好”,随后表示自己“另有要务”“今天有事要请假”,离开了会场。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此之前,郭台铭卸任董事长一事已发酵了两个多月。

4月15日,郭台铭公开表示,未来会强化董事参与鸿海的经营,将个人色彩降到最低。“(我)基本上朝着退休的方向走……已经忙了45年,应该交给年轻人。”随后,有报道称郭台铭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辞去董事长一职。不过,富士康集团表示消息不实,郭台铭只是希望退居二线。

5月10日晚,鸿海集团发布公告,披露了新任董事候选人名单,分别为郭台铭、吕芳铭、刘扬伟、李杰、卢松青和戴正吴,以及三名独立董事——王国城,郭大维及龚国权。

5月11日,据媒体报道,郭台铭表示,下一任鸿海董事长的人选不会是鸿海精密董事长卢松青,也不会是日本夏普社长戴正吴。

6月1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鸿海将在董事会下设立经营委员会,委员会将成为经营决策者。

早在2005年,郭台铭还曾公布了“接班人”计划。那一年,郭台铭亿32亿美元的资产超过王永庆,成为了福布斯榜单新晋的台湾首富。但也正是在这一年,郭台铭发妻去世,自此,郭台铭开始全面放开对鸿海的管控,也公布了他的接班人计划。

不过,金融环境等因素叠加,2008年,郭台铭搁置接班人计划,并于2009年正式回归鸿海。

在“接班人”计划之前,郭台铭多次公开谈论过“退休”。公开报道显示,2001年,郭台铭便表示计划在2008年退休;在随后的18年间,又发表过“70岁(至2020年)以后退休”“5年之内(至2023年)绝不退休”等诸多言论。

在2018年6月22日的鸿海股东大会上,郭台铭还表示“未来5年没有退休计划”,而今年却又在计划以外的把鸿海董事长的职位交了出去,与其寻求参选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不无关系:据人民日报4月17日消息,郭台铭宣布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党内初选,这意味着他不能再任企业董事长,也加速了郭台铭的“退休”。

交棒

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团队

郭台铭离职后,鸿海新任掌门人是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红星新闻记者从鸿海集团获悉,在本次董事会上,原芯片业务负责人刘扬伟将接替郭台铭,担任鸿海集团新一任董事会主席。

从鸿海集团此前发布的公告来看,刘扬伟任郭台铭的特别助理,同时也是鸿海半导体次集团总经理,夏普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随着董事会的换届,鸿海的管理模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过去45年,郭台铭一直都是鸿海集团的唯一决策者。随着刘扬伟接替郭台铭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的角色将由一个9人委员会取代。

6月1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鸿海集团举办了首次自办“法人说明会”,刘扬伟、李杰、卢松青,戴正吴4人共同主持,针对鸿海的接班问题、竞争状况及未来发展做出说明。

对于未来决策机制,刘扬伟在“法人说明会”现场表示,鸿海将在董事会下设立经营委员会。包括刘扬伟、卢松青、李杰、吕芳铭4位董事候选人,以及集团总财务长黄秋莲、财务长黄德才、B次集团负责人姜志雄、鸿海执行总经理林政辉、夏普董事候选人林忠正等9人组成,这份“9人经营委员会”名单也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据鸿海披露的资料,吕芳铭将负责5G中的运算和网络、卢松青将负责车联网中的零组件和电动车、李杰将负责工业互联中的大数据和AIoT、刘扬伟将负责半导体中的IC产品和设计代工等。“9人之前在公司是不同业务的一级主管,委员会成立后,他们应该会站在整个集团的立场来管理这些业务。”鸿海集团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告诉记者。

“9人经营委员会”的成立,使得鸿海区别于以往郭台铭为核心领导人的模式,“以往的权力相对比较集中,这一次的调整后,董事会下设经营委员会,他们会就公司的状况给出一些建议,让董事会进行裁决。” 上述负责人表示。但对于外界解读“9人委员会”为“决策小组”,上述负责人否认了这一说法,“最高决策机制还是董事会,组织架构上还是董事长、董事会,经营委员会更多起建议、咨询的作用。”

“后郭台铭”时代

郭台铭不再参与鸿海决策 可能完全离开董事会

比起“鸿海集团”,“富士康”这一名称更被大陆所熟知。

资料显示,1973年,24岁的郭台铭与朋友一同创办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1982年,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了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鸿海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富士康进入大陆市场,名号随之叫响。

从一个生产塑料的小公司,45年后的今天,鸿海已经成为了市值数千亿的3C(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巨头。

鸿海自创立至今,几乎一直由郭台铭掌舵管理。那么,卸任后的郭台铭是否会插手鸿海的经营?鸿海集团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称,“他(郭总)有他认为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在这之后不再会插手鸿海的决策。”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新董事会中,郭台铭仍位列董事之位。“如果他未来参选顺利,应该会完全离开董事会。”上述负责人称。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鸿海集团一共被划分为12个次集团,郭台铭计划,鸿海之后将分家、分权、分立,针对成熟的产品、产业或事业体成立次集团,在每一个次集团中,都设一位总裁。而仅有财务、专利等部分由集团母公司控制。

不过,上述负责人称 ,“这是过去的划分方式,随着新的经营委员会和新任董事会的成立,会对未来富士康(鸿海)的经营作出新的规划。”

在2018年6月22日的鸿海股东大会上,郭台铭曾感叹,未来5年将是鸿海至关重要的转型期。而外界也普遍认为,随着其主要客户苹果公司所在的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变现乏力,富士康也进入了艰难的处境。此外,鸿海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只是代工厂、技术含量不高”的质疑。

据悉,新任董事长刘扬伟此前所负责的半导体业务,正是富士康寻求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不过,刘扬伟和“9人经营委员会”是否能让鸿海顺利转型,郭台铭又是否能在“更重要的事”上取得成功,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图据东方IC

新闻推荐

湖南“操场埋尸案”最新进展 尸骸确认为邓世平 新晃一中原校长黄炳松被立案审查和监察调查

■经DNA检验鉴定,确认新晃一中操场挖出的尸骸为2003年失踪人员邓世平■杜少平及其团伙成员罗某某、高某某供认杀害邓世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日本的风味人间2019-06-23 14:12
评论:(另有要务 郭台铭卸任鸿海董事长 刘扬伟接任 鸿海人士:未来郭台铭也许还会卸任董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