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嗓音甜润、表演细腻、戏路宽广,师承张传芳、朱传茗、沈传芷等名家,被誉为昆剧界的“通才演员”……8月25日上午,合肥大剧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做客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第七十三期),以《昆曲之韵与魂》为题与戏迷分享了自己的昆曲生涯。
回忆数十载从艺路
“1953年小学毕业后,我考入上海的戏曲训练班学习昆曲,从此开启了我的昆曲生涯,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当天,年逾古稀的梁谷音回忆其当年从家乡浙江独自一人前往上海学艺,不禁感慨万千。言语之间,无不透露出多年来她对昆曲的挚爱。在七年多的学艺生涯中,梁谷音数年如一日坚持勤学苦练,毕业后加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为该团的十大金牌演员之一,至今仍活跃在昆曲舞台上。
虽专攻六旦(花旦),但正旦、闺门旦对梁谷音来说俱能胜任,因此她被誉为昆剧界的“通才演员”。在她看来,昆剧艺术的表演,既要古典美又要现代美。昆曲表演者要牢牢掌握古典的传统形式,也要融合现代文化的审美观;既要严格遵循传统的表演形式,也要结合现代感觉加以融汇。
据了解,梁谷音曾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节表演奖、首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日中友好协会“山本安英文化基金会”大奖、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等多项大奖。
分享昆腔雅韵之美
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在长期的演剧过程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其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当天,梁谷音为观众揭开了昆曲的面纱。“昆曲原本是昆山地区的民歌,后来戏曲家们将昆山民歌改良成‘水磨腔’,成为欣赏的‘雅乐’。”她细心地解说道,从“水磨”这一名称,足可见昆曲的轻柔、细腻、委婉。
在她看来,昆曲之美在于其语言美、音乐美、舞姿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多年来,梁谷音为了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开拓思路,把握角色,通过看书、看前辈的精彩表演来丰富提升自己。
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小尼姑、潘金莲、阎惜姣、田氏、杜丽娘、红娘、琵琶女……一个个古代女子角色陪伴梁谷音度过了人生的辉煌阶段。“我对昆曲,就像是一个老农民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很知足。”梁谷音一些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不时逗得观众会心一笑。
讲座现场,梁谷音声情并茂,讲到动情处,还频频起身做示范,辅以当年的表演视频,让观众如临其境。在现场音乐伴奏下,她一边表演身段,一边讲解动作要领,眼神步伐流转间表达出腼腆、娇羞、兴奋等各种情绪,令人难忘。
·本报记者 韩婷婷/文 宋炎骏/摄·
新闻推荐
■张远德国近日针对职业教育又出新政,具体规定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学徒最低工资标准,还规定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同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