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不少学生选择网络游戏作为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定义,长期沉迷网络游戏造成的“游戏障碍”是一种疾病。不少资深游戏玩家戏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病症,自己已经“病入膏肓”。那么,专业病房能帮助游戏障碍患者脱瘾吗?
12到16岁的青少年是高危人群游戏成瘾患病率逾27%
今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84亿。其中,12岁到16岁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游戏成瘾的患病率约为27.5%。
对一些辨别力、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游戏成瘾正成为他们成长的烦恼。一些家长则寄希望于医疗机构为孩子脱瘾。
前不久,北京回龙观医院在建立成瘾医学中心的基础上,扩展床位增设了行为成瘾病房,这是国内公立医院首次探索建立此类病房。其实,在世界范围内,不少医疗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预防、治疗游戏障碍。
2018年,英国首家公立戒除网瘾诊所——网络障碍中心在伦敦西部开设。这家诊所是英国首家政府投资支持的解除网瘾机构,旨在帮助成年人和青少年儿童解决对暴力游戏等成瘾的问题;在日本,很多游戏成瘾的患者都会选择去精神心理科就诊,通常采取的治疗方式是一对一心理咨询;美国医学界对游戏成瘾的研究由来已久,成立于2009年7月的华盛顿秋城reSTART康复中心,是美国第一家专门治疗各种科技产品成瘾的机构。
网瘾少年因人而异并非连玩几天就是病
专业病房能帮助游戏障碍患者脱瘾吗?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游戏障碍”的认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玩游戏不代表就是游戏障碍或者精神心理问题。游戏障碍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
按照世卫组织的说明,游戏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对游戏行为的开始、频率、时长、结束、场合等失去控制;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尽管已经因游戏产生了负面后果,但依然持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强度。上述3个基本特征需持续至少12个月以上。
此前,一些机构采取封闭、体罚等极端手段治疗网瘾少年的案例,曾引发巨大争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表示,《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之前,游戏障碍等概念仍处在开放性科学论证阶段,绝不是以治疗青少年群体的网瘾为名从中牟利的不正规甚至是非法组织的“免死金牌”。
事实上,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原因因人而异。陆林分析,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和父母同学的交流少等因素,导致手机成为孩子的重要陪伴。专家指出,解决青少年游戏成瘾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不是以游戏成瘾为借口,一味将孩子推给医疗机构,推卸、逃避自身责任。
多方把控预防上瘾家长要以身作则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希望不断推进游戏障碍相关的治疗研究,并收集患者人数等准确的统计数据,从而更好地帮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疾病治疗。目前,探索出一套系统的游戏障碍治疗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仅仅有医学界的努力是不够的。近日,国务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方面,网络游戏相关内容被专门提及。文件中明确,要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鼓励研发传播集知识性、教育性、原创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网络游戏作品,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业内人士指出,家庭是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要注重与孩子加强沟通交流,不能因工作忙碌放任孩子与电子保姆为伴;还要尝试与孩子建立规则,培养孩子理性的时间管理能力。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反思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尽力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缺失感,同情、理解并耐心帮助他们。
此外,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认识到游戏成瘾对生活、学习的危害,引导青少年正确、适度上网休闲娱乐;游戏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发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并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游戏规则,限制青少年游戏类型、时长等;政府部门要发挥监管作用,净化网络游戏空间。同时,针对一些打着治疗网瘾幌子牟取利益的非法机构,予以坚决打击和取缔。(综合)
这类家庭孩子更易游戏成瘾
第一类:母亲强势,父亲缺位,孩子几乎全由母亲教育。
第二类:父母都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关注。
第三类:父母亲本身关系较差,家庭氛围不好。
第四类:父母有网瘾,离不开手机,甚至玩游戏,导致孩子被“传染”。
这些国家这样治网瘾
英国:2018年6月开设了第一家公立的网络成瘾诊所。
韩国:制定法律,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在午夜到早上6时之间玩网络游戏。
日本:游戏公司给软件设置了提醒功能,若玩家每个月游戏时间超过一定时限,就会收到游戏软件发出的提醒。
新闻推荐
今年9月初三大运营商推出5G套餐的计划,可能要推迟。近日,一位运营商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我们从来未对外披露过5G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