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合肥高新区举办2019年“1+N”政策宣贯会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本次集中签约项目25个,以高新区重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为主,协议投资额达202亿元。
“总体来看,具有体量大、质量好、前景优等显著特点。”活动中,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介绍了签约项目情况。比如阳光电源新能源发电成套装备制造基地二期项目,坐稳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位,打造世界级光伏领军企业;上海国儒集团欧勒奋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研发生产高端电子新材料,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电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项目,建设卫星通信与信息服务领域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基地,承担国家使命;美的集团汽车部品项目,研发生产汽车关键零部件,打破国外垄断,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山西百信安全计算机产业生态创新基地项目,打造国产计算机产业平台,保卫信息安全;安科生物抗体及蛋白质药物生产基地项目,研发生产国产抗肿瘤药物,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家家猫跨境电商基地项目,力促高新区跨境贸易提质增效,扎实推进省属国企混改进程。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国儒集团董事长作为企业家代表先后发言,介绍了公司和项目基本情况,表达了扎根高新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决心。
高新区工委副书记陆平在致辞提到,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首先主导产业加速转型。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制造业升级项目57个,总投资122亿元;实施装备产品提质升级工程,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CS75plus新车下线;实施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工程,阳光电源竞得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2430兆瓦。其次新经济主体接连涌现。“引育并举”发展5G、泛在物联网、国产自主可控等新产业,截至7月底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32个、协议总投资超482亿元;建设经济大脑、智慧城市、未来教育等8个新经济应用场景,支持瞪羚和独角兽企业132家;积极申报“中国安全谷”、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国字号新产业平台品牌。最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人才固本、科技强基、开放融通、产业引领”战略,修订出台“1+N”政策体系,结合重点发展产业方向,进一步丰富了支持发展的产业类型,更加精准高效地扶持园区企业。
签约仪式结束后,由高新区财政局牵头介绍了“1+N”政策体系修订情况,经济贸易局、人事劳动局、科技局分别向在场企业宣贯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鼓励自主创新培育新动能政策和支持新经济聚集发展政策。
据悉,截至7月底,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幅提升,电子信息、光伏产业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平稳;工业增加值、战新产业当月增速,以及公共财政收入、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情况位居开发区第一;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12.7个百分点。高新区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启新的征程,全面实现“引领型”高质量发展。
杨萃 李军
新闻推荐
8月28日,东林镇的网格员在南山村清理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垃圾。从6月下旬开始,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启动乡村人居环境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