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安阳北关区教体局局长刘贵海手机彩铃设置为“已停机”引发关注。其本人回应称,目前当地正在进行教师招聘工作,他担任重要岗位,有亲戚朋友打电话找他“通融”,不便接听电话,故设置成停机铃声,但工作用的手机号24小时开机,不影响工作。(8月28日新京报网)
“最近我们这,一个是招生,好多朋友介绍学生,另一个是招教(教师招聘),笔试刚刚结束,马上要面试。这个时间好多人找我,能不能通融,能不能帮帮忙。你说这多么严格的事,我能随便帮忙啊?”刘贵海局长的一番自白简直让人肃然起敬,为了避免亲友找关系、打招呼,守住规则、原则底线,确保招生、招教的公正性,想出设“已停机”彩铃这招儿,真可谓煞费苦心。
但稍加考量便不难发现,公众对此举“忽悠人”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一来,既然局长有心坚守原则,但凡遇到打招呼者,不管是亲友还是什么关系,完全可以也应该表明态度,想必对方也能够理解和体谅,设“已停机”彩铃回避的做法反倒可能让请托人不悦;再者,若真想找局长说情,“已停机”彩铃恐难抵挡,当事人完全可以去其办公室或家中请托,电话里直接拒绝尚且觉得很为难、怕得罪人,还能当面拒绝吗?这到底说明局长原则性强、意志坚定还是恰恰相反?
刘贵海回应称自己有两个手机号,平常工作联系的号码24小时开机、畅通,不影响工作,这次被指设置彩铃为停机的手机号是生活号,平日里亲戚朋友联系多一些。可人们偏偏不约而同地发现“生活号”处于“已停机”状态,所谓的“生活号”实际上就是群众所知晓的“工作号”,这就让人难免心生疑窦,其所称工作号究竟是啥、又对哪些对象“不设防”?煞有介事地把手机来电提示设置成“你拨打的电话已停机”,究竟是为躲避亲友“通融”请托还是屏蔽群众诉求?
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的今天,公开地方、部门官员特别是“一把手”电话号码已成通行做法和普遍要求,旨在畅通官民交流、倾听民声民情、便于民众监督等等。在招生、招教的关键时刻,担任“重要角色”的一局之长,竟然玩“已停机”式躲猫猫,群众还如何提意见、表达诉求、反映问题?领导干部公示电话打不进、空号等现象过去曝光过不少,也无不遭到公众舆论的质疑,“已停机”式“创新”不啻是给有关方面提供了又一个值得检视和解剖的样本。(范子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徐奥萍)入选ISO智慧城市标准试点城市;入选首批“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在腾讯数字中国指数中增速位居全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