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成军张克勤
肃州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茫茫戈壁一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戈壁农业的兴起,让肃州区走上了一条“大农业”发展之路!
荒漠地域开阔,土地面积大,便于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更有利于实现组织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规模化发展的“大农业”生产目标。
近年来,肃州区因地制宜,利用优越的光热条件和无污染的祁连山雪水资源,大力发展荒漠区日光温室为主的戈壁绿色有机农业,不但解决了大面积占用耕地、土地流转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大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以荒代耕、“稳粮扩经”的目的。截至目前,已建成的戈壁日光温室面积达2.2万亩。
昔日“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沙滩如今变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和“绿色银行”。
南果北种
火龙果、无花果、莲雾、香水柠檬、百香果、台湾青枣……
肃州区银达戈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肃州区科技特派员、酒泉荣鑫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海正在忙着侍候自己大棚内里的热带水果。
34岁的丁海是退伍军人,2012年退役后跟着建筑队承建了银达戈壁产业园第一批温室大棚。2013年,看着自己亲手建成的大棚里果菜累累,收益颇丰,他便开始从“盖棚”转业至“种棚”。
丁海参与组建的酒泉荣鑫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会员300多人,已在戈壁滩上建起300多个温室大棚。其中丁海个人兴建的大棚最具规模,103个温室大棚里最小的占地360㎡,最大的棚达2560㎡,从最初的常规蔬菜到现在的南方水果,丁海慢慢摸索出了戈壁农业提质增效的秘诀。
“火龙果一次栽种可持续30—50年,其他热带水果也在20年左右。一次性投入大,但后期成本很低,田间管理、人工成本都低于常规蔬菜。”丁海说,成本最低的无花果只需2000元人工再加2000元肥料就能“打住”,而经济效益要远大于常规蔬菜,每斤能卖到25元,平均亩产1000斤。“火龙果效益更好,每斤能卖到39元,平均亩产5000斤。而且销路不成问题,仅酒泉市场便能消化。”
2018年,丁海的温室收入超过200万元。
银达戈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于2010年,规划面积5000亩。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1598座,占地面积4363亩。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园区已成为集“无公害蔬菜种植、农业科技推广、农民科技培训、新品种展示、休闲采摘、乡村旅游”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
沙海淘金
马萍花是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二组的农民,在距离家步行15分钟路程的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内上班。
“以前就是在种自家的地,没有想到我们根本看不上眼的戈壁滩也能种地,而且种的都是以前我们没见过的……”在连体玻璃温室内务工的马萍花,一边给一长串小番茄夹枝,一边和记者笑着说道。
“马萍花她们栽种出来的水果型小番茄,都是无土化栽培,生产过程中保证绿色有机,一株单产在12公斤左右。”正在连体玻璃温室内查看小番茄生长情况的酒泉敦煌种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双虎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基于敦煌种业的平台,在上海、广州都有自己的销售公司。将来会和北京的相关公司进一步探讨合作,同时还准备向西亚、东亚等地开展业务……”
(转2版)
新闻推荐
持续蔓延的暴力示威行动,正在将香港推向沉沦的深渊。那种试图摧毁700万香港市民未来的疯狂行径,决不能无休止地表演下去!越...